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由中国国际发展知识中心撰写的《全球发展报告2025》日前在京发布。该报告以“携手为全球发展注入稳定性和确定性”为主题,诠释全球发展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性因素,提出推动全球稳定与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路与具体路径。参加发布会的国际人士表示,《全球发展报告2025》聚焦分析全球发展面临的重大挑战与机遇,为共同和可持续发展寻找可行方案。
“携手世界实现有韧性、普惠包容的发展”
发布全球发展报告是中方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一项重要举措。此次是主办方第四次发布此年度报告。《全球发展报告2025》指出,2024年全球歧视性贸易壁垒数量超过1200项,冲击全球经济增长和经贸秩序。同时,多边机制权威性和效能减弱,局部冲突延宕,世界面临退回丛林法则的风险。
印度“新南亚论坛”创始人苏廷德拉·库尔卡尼表示,这份报告清晰地告诉世人:当今世界战争与冲突频仍,贫困与饥饿问题依旧在世界各处蔓延,全球发展合作面临新的挑战。“这进一步彰显了习近平主席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的重要性。中国始终是推动全球发展的坚定行动派,携手世界实现有韧性、普惠包容的发展。”
巴西联邦地区经济学家区域理事会主席卢西亚娜·阿西奥利·达希尔瓦表示,《全球发展报告2025》聚焦如何重塑全球发展的稳定性与确定性,提出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应对气候变化、科技创新等关键领域的合作。报告反映了中国推动落实全球发展倡议的行动力,对当今世界具有启示意义。
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的南方中心执行主任卡洛斯·科雷亚表示,《全球发展报告2025》提出一系列政策性建议,为全球南方国家破解发展困境提供参考和借鉴。“中国通过智库平台与全球南方国家探讨发展理念,分享发展经验,这对全球南方国家至关重要,也进一步提供了南南合作的新契机。”
“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实现发展目标”
《全球发展报告2025》特别指出,全球南方国家的影响力正在持续扩大,其在全球经济中的份额从上世纪80年代的约25%上升至2024年的超过40%。2000年以来,全球南方国家的货物贸易额在全球的比重从此前的30%提高到45%,全球南方国家日益成为世界经济贸易增长的主要驱动力,在全球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埃塞俄比亚前总理特别顾问阿尔卡贝·奥克贝认为,全球南方群体性崛起为全球经济发展以及治理格局完善贡献力量,中国在其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奥克贝举例说,从基建项目到人才培养,中国实实在在地帮助埃塞实现发展目标,“中国是携手全球南方国家共同进步的同行者”。
印度尼西亚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国际关系研究员穆罕默德·扎克万表示,近年来中国通过共建“一带一路”等平台,与包括印尼在内的全球南方国家开展了着眼长远的合作,彰显了中国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期待印尼与中国继续开展富有意义的对话与合作。”
联合国儿童基金会研究室前主任莎拉·库克表示,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减贫等多维领域开展国际合作项目。通过研读报告,她发现这些项目相互协调,最终指向同一个目标——实现普惠包容的全球可持续发展。“中国展现出了卓越的领导力和责任心,以实际行动助力全球实现发展目标。”
报告呼吁,发达国家要履行义务,发展中国家要深化合作,南北双方要相向而行,共建团结、平等、均衡、普惠的全球发展伙伴关系。全球南方国家之间要基于相互支持、优势互补原则,拓展贸易投资合作空间,推动技术转移与知识共享,践行开发性金融理念,加强制造业、绿色低碳、数字基础设施等重点领域投资,着力提升全球南方国家的自主发展能力。
“携手各方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近年来,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迅猛发展,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演进的同时,全球技术红利分配不均的问题也随之凸显,日益扩大的数字鸿沟正成为影响全球社会公平与包容发展的关键因素。《全球发展报告2025》指出,全球应把握好数智化机遇,推动技术共享与普惠,加强对数字基础设施的支持,推动全球南方国家参与全球数字规则制定,提升发展中国家在人工智能全球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参与度,推动弥合数字鸿沟。
世界银行集团首席经济学家办公室高级顾问索密克·拉尔表示,《全球发展报告2025》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出发,系统性分析了如何更好应用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中国支持开源框架和技术模型,重点开发一些低成本、轻量化的智能解决方案,以实际行动为弥合数字鸿沟作出中国贡献。”
达希尔瓦表示,近年来,从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到推动智慧城市建设,巴西不断深化与中国在数字技术领域的合作,正助力巴西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人工智能等数字技术正在重塑全球格局,然而数字鸿沟仍然存在,并非所有国家都能平等地参与到这一进程中。世界需要更多与中国一样有能力的大国勇担责任、引领前行。”
奥克贝认为,以深度求索为代表的中国企业打造开源模型,彰显了中国正以更加开放的姿态继续同各国加强科技创新合作。从提出《全球人工智能治理倡议》,到推进人工智能能力建设普惠计划,再到倡议成立人工智能能力建设国际合作之友小组,“中国始终致力于携手各方打造开放、公平、公正、非歧视的科技发展环境”。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任 彦 李安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