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前不久,怀揣着父亲落叶归根的遗愿,台湾同胞张先生通过一则微信联系上大陆警方,开启了寻亲寻根之旅。两代人魂牵梦萦,一湾海峡隔不断血脉亲情。
11月7日,一场特别的接机,出现在云南昆明长水机场。台湾青年张学庭第一次回到大陆,在云南禄劝县民警的帮助下,见到了素未谋面的亲人。
这场会面缘起于今年6月份。一条来自海峡对岸的求助信息,出现在了云南昆明禄劝县警方微信公众号的后台。发出这条信息的正是台胞张学庭。张学庭的父亲张鸿恩是云南禄劝彝族人,年少时被国民党军队带到台湾后,便与家人断了联系。80年代末,父亲回过家乡一次,也和家人有了书信往来,但十几年前父亲去世后,又断了联系。
云南省昆明市禄劝公安局政工室副主任 禄劝警方公众号负责人 段景璟:我们接到这条信息以后,领导也是非常重视,然后说让我们一定要想办法帮他找到。
张学庭介绍,父亲张鸿恩出生于1932年,在兄弟姐妹中排行老大。不过,仅凭张学庭父亲和四叔的姓名,还有几张老旧的合照,想在近50万人口的禄劝寻亲,并没有那么容易。
段景璟:锁定一下大概这个名字、年龄段的人,拿着老照片一个一个比对,比对出来大概可能有四五个老人有点儿像,但是给他们家人打了十多个电话,都说家里没这样的台湾亲人。
不过,民警没有放弃,他们参照照片背景,在有可能的乡镇里一个村一个村地跑,一户一户地拿着照片给老人们辨认,终于找到了张学庭的亲人。
段景璟:跟他们说明我们的身份,然后他就沉默了很久,我们都以为可能电话是挂断了,但是他就说,是的,我听我爸爸说我大伯很小的时候去了台湾。之前可能有一个书信往来,但是老一辈的去世了,已经有十多年没有任何联系。
随后,禄劝县公安局为双方安排了视频连线,当分离数十年的亲人隔着屏幕看到对方,血脉亲情冲破了时空的阻隔。
11月7日,张学庭带着父亲的部分遗物,抵达了昆明,他知道父亲一直想落叶归根,回到他魂牵梦萦的故土。
台胞 张学庭:爸爸虽然不在,可是相信他在天上也可以看得到,找到回家的路了。
亲人们用隆重的仪式迎接张学庭回家。张学庭祭拜了祖坟,吃了乡亲们准备的彝族特色大餐,堂姐还为张学庭亲手绣制了彝绣的服饰。
台胞 张学庭:家里弄的毕竟不一样,你哪里都可以买到衣服,但是自己家人做的又不一样了。特别珍贵。
除了家乡云南,张学庭还专程去了一趟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的西昌市,一是为了答谢四川两位彝族朋友帮他找到禄劝警方公众号,二是为了拍一次彝族婚纱照。
台胞 张学庭:舅舅他常常跟我讲,你爸还在的时候,老是跑回我们台湾的老家山上在那边烤火。他说奇怪,怎么一个大陆来的人,那么喜欢烤火,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是这边少数民族彝族,原来他就是想家才会这样。
张学庭堂哥 张继国:那时候我大伯回来,他们兄弟姐妹在一起见的时候话说不出来,一个抱一个,我大伯讲不要哭了,不要哭了,我们都团圆了。
短短一周和亲人的相处时间,也解答了张学庭从年少时就有的困惑。
台胞 张学庭:以前在台湾总有人说,你又不像我们这边的人,你到底哪里来的。我们有句话叫外省人,我不知道我在哪里,我不知道我的根到底在哪,很迷惘。回来之后,真的,虽然才短短一个礼拜,这边家人给我感觉是真的像一家人。
相聚终有别离,张学庭在亲人的陪伴下来到机场,并约定下一次相聚。
短暂的相聚,让亲人的心贴得更紧。血浓于水的亲情,终会穿越山海。下一次相见,一定不会太久。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