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1月22日举办的2025中国5G+工业互联网大会开幕论坛上,中国铁塔总经理陈力作了题为《筑牢数字底座 赋能数智未来》的主旨演讲。
筑牢数字底座
陈力表示,中国铁塔积极服务网络强国、数字中国等国家战略,全力支撑“双千兆”、信号升格、宽带边疆等部署要求落地,服务三大基础电信运营企业,通过统筹深化行业共享,助力我国数字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了“更多、更快、更好、更省”的历史性发展,助力我国建成了全球规模最大、质量最好的移动宽带网络:一是站址更多,累计承建基站593万个、室分195亿平方米、高铁地铁覆盖7.1万公里;二是部署速度更快,成立以来平均每年建设基站超过92万个,较2014年之前的年均建设量翻了一番;三是网络质量更好,基站退服率和平均退服时长均下降一半以上,网络质量达到了历史最好水平;四是投资成本更省,通过创新和共享,相当于少建120万座通信铁塔,累计节约投资超过2100亿元。
中国铁塔采用AI等智能化手段,实现对210万个站址资源的无人巡检、远程管理、智能运维,使海量设备设施“看得见、管得住、维护好”;按照工信部要求,着力强化应急指挥预警、空天通信保障、地面网络抗毁、通信保障队伍、应急装备保障、应急物资储备、产业支撑服务“七大应急保障能力”,强化网络信息安全,筑牢网络安全屏障,有效增强了通信网络安全韧性。
促进实数融合
陈力介绍,中国铁塔充分发挥站址资源点多面广的独特优势,在应用赋能上持续用力,提供更加丰富的数智服务。
将“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通过“铁塔+大数据+AI+边缘计算”,依托全国统一的平台、算法,以及公司自研的业界首款空间治理行业大模型——经纬大模型,推动“人工智能+”融合发展,为加快推进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应用赋能、赋智。全国已有超过25万座“通信塔”升级为“数字塔”,广泛服务于国土、应急、环保等40多个行业领域。
变“通信机房”为“数据机房”。中国铁塔拥有百万座机房,站址资源紧邻用户侧,覆盖各类业务场景,是天然的理想边缘计算节点。中国铁塔将用好这些资源,加快融入国家算力体系,着力布局边缘算力网络,强化边缘基础设施共享、边缘算力共享、边缘智能计算服务的能力,推动算力泛在化、随需化、普惠化,打造“毛细血管”式的分布式算力新形态。
变“通信室分”为“数字室分”。面向地下、室内以及隧道管廊等遮蔽空间,中国铁塔运用数字信息技术提升地下空间治理能力,支撑地下导航、智能驾驶和停车、设备设施智能监测维护等信息化应用,赋能数字化生产与智慧化生活场景。
陈力表示,中国铁塔将始终坚持以服务国家战略为己任,持续增强核心功能、提升核心竞争力,联合产业各方,不断筑牢数字底座、促进实数融合,全力推进“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为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发展新质生产力贡献铁塔力量。 (塔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