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河北日报)
转自:河北日报
晨光生物吸引高端人才夯实发展基础
集聚第一资源 推动创新发展
□陈 正 李卫国
“公司科研投入大,团队力量强,能让我更快出研发成果。”11月21日,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硕士毕业生王磊卿谈及入职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晨光生物”)的原因时表示,企业浓厚的科研氛围是吸引他的关键。
今年,晨光生物引进本科及以上学历毕业生60余名,其中南开大学、中国农业大学、华中农业大学等知名高校硕士研究生24名。
“公司建成技术中心、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等科研平台20多个,为高学历人才提供了广阔发展空间。同时,邯郸市实施了一系列人才政策,促进了优秀人才引进。”晨光生物董事长卢庆国介绍,目前,公司拥有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百千万人才专家等高端人才200余人,本科以上学历员工占比达56%。
总部位于曲周县的晨光生物,为什么能吸引众多高端人才集聚?
“这要从我们企业的发展历程说起。”卢庆国说,20世纪90年代末,濒临倒闭的曲周县河南疃镇色素厂与曲周县建明五金厂整合,创立了晨光生物的前身——曲周县晨光天然色素有限公司。在缺乏资金、技术和人才的情况下,公司团队攻克了辣椒提取物连续逆流提取、带柄提取等世界性技术难题,开发出复合溶剂同步提取辣椒红、辣椒油树脂等新技术,使辣椒红色素年产量从三四吨跃升至如今1万多吨。
在持续创新过程中,晨光生物深刻认识到人才的重要性。2004年,公司引进首批大学生,虽然薪酬和生活待遇都不错,但是当年这批大学生还是陆续离职了。
“企业留不住大学生,根源在于企业文化氛围尚未形成,但引进人才的战略必须坚持。”面对企业内部对人才政策的争议,卢庆国说。
之后,晨光生物推出系列人才政策:完善专家楼、人才公寓、幼儿园等配套设施;组织员工联谊活动,开通邯郸至曲周的班车;实施员工学历提升资助计划,支持优秀员工脱产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搭建研发平台,助力科研人员产出成果、申请专利、发表论文、评定职称。
人才政策吸引了高端人才加入企业并逐步成长为企业中坚力量。2011年入职的复旦大学博士后高伟,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余项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东北师范大学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博士吴迪从万寿菊花渣中发现并提取黄酮,在全球范围内首次实现产业化生产;天津大学博士徐美利致力于甜菊糖苷萃取技术研究,首创同步提取甜菊糖苷和绿原酸、异绿原酸关键技术,将甜菊糖苷收率从80%提升至95%,相关技术被农业农村部评为重大新技术。
目前,晨光生物拥有国家专利技术450件(含海外专利40件)、国家重点新产品3项、省部级科技成果43项,获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60项,并参与辣椒红、叶黄素、甜菊糖苷等多项产品标准制修订。
去年,邯郸市启动“十万学子进邯郸”行动,建立邯郸人才一体化综合服务平台,整合15个部门和20个数据接口,实现人才选房入住、补贴申领等49项业务“一网通办”。晨光生物更是抓住这一政策机遇,进一步加强了人才引进。
依托人才第一资源,晨光生物发展步入快车道。目前,该企业辣椒红、辣椒油树脂、叶黄素等产品产销量世界居首,在我国新疆、云南等地以及印度、赞比亚等国布局生产基地,走出一条高质量发展之路,公司营业收入从2019年的32亿元增长至去年的70亿元,5年时间实现了再造一个晨光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