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探索高质量师范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

(来源:新华日报)

□ 尚胜男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兴国必先强师,教育发展的首要资源在于教师,教师专业素养与能力水平直接关系教育质量的提升与教育现代化的实现。高质量师范教育不仅是教师队伍建设的根本途径,也是推动教育现代化、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前提和战略支撑。江苏省作为教育大省与经济强省,正在深入推进高等教育强省建设。高质量师范教育作为这一战略的基础支点,承担着为全省乃至全国培养高素质教师的重要使命。

内在逻辑:江苏高质量师范教育发展的三重驱动力

历史与文化的传承逻辑:“两个相结合”的江苏诠释。江苏师范教育的发展,一方面坚守传统文化底色,深受吴文化、江南文脉与楚汉文化的滋养,形成厚重的人文底蕴;另一方面融通中外教育经验,依托近代教育发源地的开放传统,积极吸收先进理念与方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江苏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教育导向,使师范教育的发展既根植于本土文化,又契合时代需求,不断回应并服务于江苏人民对优质教育的期盼与追求。

国家与区域的战略逻辑: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江苏师范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是落实国家战略、支撑区域创新的必然要求。推进高质量师范教育,既是践行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应有之义,也是贯彻落实“强师计划”“国优计划”等国家部署的生动实践。同时,江苏师范教育的发展必须紧密对接全省高质量发展格局,服务产业转型升级与民生福祉提升,为“强富美高”新江苏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实的师资保障和优质的人力资源支撑,助力实现教育现代化与区域发展的良性互动。

质量与创新的发展逻辑:从规模扩张到内涵提升的必然转向。江苏师范教育迈向高质量发展,是内生发展需求驱动的必然选择。在完成“增量扩规”的初步阶段后,必须顺应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将发展动能由单纯追求“规模扩张”转向注重“内涵创新”,推动评价标准由依赖“量化数据”升级为考察“综合效能”,以实现教育体系的高质量发展与可持续全面跃升。

实践路径:江苏高质量师范教育的体系化构建

构建“四位一体”的协同发展共同体,系统整合各方优质教师教育资源。强化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师范大学等师范院校的主体作用与特色优势,推动形成以高水平大学建设带动教师教育质量提升,以高质量教师教育反哺大学整体实力的良性互动格局,巩固教师教育主阵地。激发参与活力:积极支持南京大学、东南大学等在苏高水平综合大学通过“国优计划”等渠道参与教师培养,依托多学科优势,着力培育具备跨学科背景的研究生层次复合型教师。深化协同联动:持续优化U—G—S(高校—政府—中小学)协同机制,建设一批高水平、稳定性强的教师发展学校与实践基地,推动理论培养与教育实践深度融合,实现师资培养与一线需求的无缝衔接,为江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支撑。

创新“四有”好老师培养模式。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教育的根本问题,构建以“四有”教师为标准的新型培养范式。筑牢立德树人之基: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全过程,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引导师范生以争做“新时代大先生”为奋斗目标,锤炼高尚品格与育人情怀。强化数字技术赋能:顺应数字时代趋势,在全省率先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信息技术与教师培养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师范生及在职教师的数字素养与智慧教学能力。深化实践教学改革:以实践为导向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加强教育见习、演习与实习环节,广泛应用情境教学、探究式教学等方法,提升师范生核心素养和解决真实教学问题的能力。

筑牢高素质创新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强化人才内培与外引:在省内高校重点推进教师教育学科建设与师资队伍培育,依托实体化教师教育学院或研究院等专门机构,搭建专业发展平台。同时,加大引进和培养在学科教育领域具有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力度。畅通双向流动机制:完善高校与中小学之间“双师互聘”“双证互认”等制度,促进理论研究者与一线优秀教师双向交流与协同发展,共同打造既精通理论又深谙实践的复合型教师教育人才队伍,为江苏师范教育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深化教师教育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紧密对接江苏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求,着力提升教师教育供给体系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与引领性。优化资源区域布局:立足苏北、苏中、苏南的区域差异与发展实际,依托“师范教育协同提质计划”等政策工具,推动教师教育资源在全省实现更加均衡、高效的配置。动态调整培养结构:建立基于科学预测的师资需求响应机制,精准研判基础教育在思想政治、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特殊教育等领域的师资缺口,动态优化招生计划与专业结构。健全质量评价体系:破除“五唯”评价倾向,构建以实际育人成效为导向、以“四有”好老师数量与质量为根本标准的系统性教师教育质量评价与保障机制。

(作者单位:苏州城市学院城市治理与公共事务学院;本文系2024年度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专项课题“高质量发展视域下普通高校师范类专业认证的风险管理研究”〈课题编号:C/2024/01/91〉的研究成果)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探索高质量师范教育的内在逻辑与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