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辽宁日报)
转自:辽宁日报
本报讯 记者崔振波报道 11月24日,在辽宁三友农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内,自动化生产线正高速运转,食用菌菌棒在自动上料、装袋、高温灭菌等工序中有序流转,随后被送入恒温恒湿的养菌库。经过30天至45天的精细化培育,达标菌棒将批量出库,送往合作农户的种植基地。公司董事长邹存兵介绍,通过“公司+农户”的产业化模式,企业已孵化带动近万户农民投身食用菌种植。
在相距三友公司不远处的东霞食用菌种植专业合作社内,工人正把烘干好的单片黑木耳仔细分拣、称重,整齐装进定制礼盒。“每一盒都过秤、每一片都挑形,干净无杂、泡发率高。”合作社理事长薛东霞一边贴标签一边说,“全程无添加、无污染,消费者口碑一直很稳。”
抚顺县农业农村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辽东山区的种植条件得天独厚,昼夜温差大,种植单片黑木耳采用山泉灌溉,耳片生长缓慢,胶质含量高,干物质积累多,营养指标较其他地区产品高出不少。
自2009年开始,抚顺县就将食用菌产业确定为农业产业“一县一业”主导产业,从2015年到2020年,连续6年制定了《抚顺县城郊型特色农业扶持政策》,支持抚顺单片黑木耳产业生产、深加工、销售和品牌建设,促进抚顺单片黑木耳产业发展。抚顺单片黑木耳先后获得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和证明商标,品牌价值达24.72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