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伟达财报发布后,先是上涨了中个位数,但在 11 月 20 日触及高点后下跌近 8%,抹去了所有涨幅。
毋庸置疑,分析师认为此次回调毫无根据,反而提供了良机。2026 财年第三季度财报证实 AI 需求势头强劲 —— 事实上,该季度营收环比激增 100 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显示 AI 竞赛正全面升温。若这都不算明确信号。
从增长角度看,Q3 表现堪称卓越:营收总额达 570 亿美元,同比增长 62%,大幅超出华尔街预期及公司此前指引。考虑到英伟达已是全球市值最高的公司,这样的增长数据令人瞩目 —— 其同比增速与 Palantir Q3 持平,而后者市值仅为英伟达的约十分之一。Blackwell Ultra 产能正全速释放,公司并重申 Rubin GPU 将于 2026 年下半年推出。
当前英伟达前瞻市盈率约为 38 倍,结合 Q4 营收指引 650 亿美元(意味着环比增长 80 亿美元),分析师认为股价估值具备吸引力。
2026 财年第三季度概况
英伟达交出了亮眼的业绩答卷:营收同比增长 62%,达 570 亿美元。具体来看,该季度营收环比增加约 100 亿美元,是超威半导体(AMD)Q3 数据中心总营收(43 亿美元)的两倍多。值得强调的是,100 亿美元的环比增幅创下公司历史纪录,这充分表明尽管市场担忧 AI 泡沫,但 AI 竞赛远未结束。
谈及这一担忧,财报电话会议的问答环节涉及一个有趣话题。以下是分析师维韦克・阿里亚的提问:
“此前提到 2030 年数据中心市场规模将达 3 万亿至 4 万亿美元,你认为其中有多少需要供应商融资支持?”
黄仁勋的回应如下:
“关于持续增长,客户的融资事宜由他们自行决定。我们认为未来仍有相当长的增长周期。需注意的是,目前市场关注主要集中在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身上。”
他明确指出融资问题由客户主导,与英伟达无关。事实上,黄仁勋在预先准备的发言中直接回应了 AI 泡沫担忧:
“谢谢科莱特。近期有很多关于 AI 泡沫的讨论,但从我们的视角来看,情况截然不同。”
他进一步以 Meta 的 GEM 模型为例,说明 AI 带来的实际效益:
“Meta 的 GEM 模型(一款基于大规模 GPU 集群训练的广告推荐基础模型)就是这一转变的典型例证。Q2 财报显示,受生成式 AI 驱动的 GEM 模型推动,Meta Instagram 的广告转化率提升超 5%,Facebook 动态流的广告转化率提升 3%。向生成式 AI 转型为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带来了可观的收入增长。”
在分析师看来,任何声称 AI 未带来效率提升的人,显然从未阅读过超大规模数据中心运营商(或 Palantir 等软件公司)的 10-Q 文件。
回到 Q3 业绩:GAAP 毛利率达 73.4%,非 GAAP 毛利率达 73.6%,均超出此前指引。正如分析师所预期的,这一改善得益于数据中心业务占比的提升 ——Q3 B300 出货量已超过 GB200,目前占 Blackwell 系列总营收的约三分之二。
考虑到 “老旧” 且效率较低的 GPU 型号存在淘汰风险,分析师在财报前的分析中已预判到这一产品结构转变,因此对此结果并不意外。
真正让分析师意外的是非 GAAP 有效税率为 17%,略高于 Q2 指引的 16.5%。尽管不像 Meta 上一季度财报那样出现税率大幅上升,但美国市场营收占比提升确实导致税负增加,对公司利润端构成一定压力。
谈及可能影响利润的因素,Q3 库存环比增长 32%,供应承诺环比增长 63%。
在分析师看来,这一增长完全合理:公司正为未来的大幅增长做准备,尤其是明年 Q3 Rubin GPU 的推出。从可见性来看,2025 日历年年初至 2026 日历年年底,英伟达 Blackwell 和 Rubin 系列的锁定营收已达 5000 亿美元。事实上,在上次 GTC 大会上,黄仁勋预测到本十年末,全球 AI 基础设施年度建设规模将达 3 万亿至 4 万亿美元。
因此,公司提前备货并增加供应承诺,显然是为了降低明年 Rubin 推出的风险。诚然,未来几个季度营运资金可能会增加,但分析师认为运营现金流不会受到重大影响,不会出现同比下滑。
风险因素与估值分析
Q3 中国市场数据中心 GPU 营收仅为 5000 万美元。正如分析师在财报前分析中所预期的,中国市场的大额采购订单并未在 Q3 落地。顺便提一句,这对任何人来说都不算意外 ——AMD 11 月初发布的 Q3 财报显示,其未向中国市场销售任何 MI308 芯片,且在 Q4 指引中排除了该降级 GPU 在该地区的销售。
问题与 Q2 如出一辙。
分析师仍认为英伟达估值具备吸引力,尤其是在财报后 “冲高回落” 的背景下。目前,公司前瞻市盈率为 38 倍,仅为主要竞争对手 AMD(80 倍)的一半。从股价走势来看,180 美元区间高位存在明确支撑。
短期而言,由于贝塔系数较高,英伟达股价仍受大盘走势主导。事实上,部分分析师和投资者对标准普尔 500 指数表示不满,认为其因高度集中于少数几家公司,已不再适合作为基准指数。无论如何,任何宏观经济压力都可能导致英伟达股价跌破支撑位。若出现这种情况,下一个支撑位将在 150 美元。
从估值角度看,若股价跌至 150 美元,其前瞻市盈率将降至 32 倍。考虑到明年 Rubin GPU 的推出,以 32 倍的前瞻市盈率买入,在分析师看来是极具吸引力的。
结语
英伟达股价是否会出现明确的 V 型复苏,目前尚不确定。需要明确的是,除非未来几天出现以下催化剂,否则英伟达仍将受大盘走势主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