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临洮:治水“组合拳”打出洮河“新颜值”

地处临洮县北部的洮河南门段,昔日荒芜的河滩早已变身为水草丰茂、绿意葱茏的景观带,水鸟不时在河岸觅食、嬉戏,绘就出一幅灵动的水美画卷。

“河道环境变化太大了,现在村民们都愿意来这里散步。”望着潺潺的河水,临洮县太石镇南门村村民杨国良满是欣慰。

洮河临洮县辛店段生态廊道治理成效。本文图片均由临洮县水务局提供

洮河南门村河道环境焕发生机,得益于临洮县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实施了洮河临洮县辛店至红旗段生态廊道及水环境整治工程,该项目完成堤内滩地生态修复4处25.97公顷,岸坡坡面绿化4段15.11公顷,滨水慢行系统工程2段19.34公里,生态湿地工程1处面积98.64公顷,生态隔离带3处面积19.37公顷。

随着洮河临洮县辛店至红旗段生态廊道及水环境整治工程实施,以往“脏乱差”的红旗乡何家湾村河段呈现出“水清、岸绿、景美”的生态图景。临洮县红旗乡党建办主任包晶晶说:“乡上加快布局洮河沿线垂钓、采摘、农家乐等农旅融合项目,并通过步道连通、硬化道路与产业路等无缝衔接,让‘民意清单’变成了‘幸福账单’。”

临洮洮河国家湿地公园建设成效。

三分在建、七分在管。临洮县建立推行“河长+警长”管护模式,定期开展人大专项调研和执法检查,健全完善水行政执法与检察公益诉讼协作等机制,推进涉水生态环境保护任务措施落实见效。

临洮县新添镇河长制办公室赵喜平介绍:“我们将沿岸区域划分为若干责任段,由镇村干部、党员先锋队、公益性岗位人员和志愿者共同负责管护,通过每日巡查、定期通报、限期整改等机制,做到问题早发现、早处置。”

走进临洮县北部的中铺沟,曾经砂坑遍地的河堤已被坚固平整的堤防所替代。“在推进洮河干流系统治理的同时,对中小河流和山洪沟道同步进行了整治,今年实施的中铺沟防洪治理项目,新建生态护岸、护脚6.7公里,并对淤积河段进行了平整和局部拓宽。”临洮县水利建设站站长孙彦军说,正在实施的南峪沟山洪沟道治理项目计划治理南峪沟河段3.1公里,工程建成后将有效提升山洪沟道的行洪能力,减少沟道水土流失。

河临洮县太石段生态廊道治理成效。

据统计,“十四五”以来,临洮县共投资3.1亿元,实施河沟道治理工程13项,建成各类防洪设施73公里。

“进入‘十五五’,临洮县将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岸上与河道’共治原则,持之以恒抓好洮河流域综合治理项目实施,建立完善‘日常巡查+敏感水域驻守+联合行动’河沟道管护机制,有效解决水生态环境突出问题,以水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助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临洮县水务局副局长刘晓辉表示。(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 张燕茹 通讯员 陈文进

来源:新甘肃客户端

编辑:王学香责编:朱旺 校审:都一鸣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临洮:治水“组合拳”打出洮河“新颜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