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气候投融资边会“金融加速推进全球气候行动”在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

转自:Hehson财经

今年恰逢《巴黎协定》达成10周年,全球气候治理已迈入新的关键发展阶段。当前,全球气候治理多边进程仍然面临诸如资金、技术等问题的挑战。在此背景下,《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秉持多边主义理念,聚焦落地国家自主贡献等热点主题,在巴西贝伦召开。

11月19日,由生态环境部应对气候变化司指导,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共同主办,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世界资源研究所(WRI)参与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三十次缔约方大会(COP30)中国角气候投融资边会在巴西贝伦顺利召开。本次边会以“金融加速推进全球气候行动”为主题,围绕气候投资与融资议题全方位、系统地探讨了国内外气候治理最新政策并就气候投融资最佳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以期为推动全球气候行动贡献中国解决方案。

COP30中国代表团团长、生态环境部副部长李高,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特别顾问Pedro Cunto为边会开幕致辞。开幕式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夏祖义为该环节主持。李高强调生态环境部积极推动构建气候投融资顶层制度框架,部署开展23个气候投融资地方试点,指导地方建设气候投融资项目库,配合人民银行发挥好碳减排支持工具作用,支持金融机构丰富相关金融产品,持续深化气候投融资领域国际合作。巴西农业和畜牧业部部长特别顾问Pedro Cunto高度赞扬了中国在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作出的努力和贡献,并认为巴西与中国在金融助推气候行动领域具有广阔的合作空间。

边会主旨演讲环节由中国环境科学学会秘书长助理周涛主持。中国工程院院士王金南,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应对气候变化司副司长雷红鹏,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研究员、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副主任王毅,中国节能环保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杜乐分别作了主旨发言。其中,王金南认为气候投融资应锚定“双碳”目标与全球气候治理需求,既需要明确顶层设计方向,又需要聚焦落地执行关键,为气候投融资创新发展提供了系统性思路。雷红鹏指出发展气候投融资应制定适合本国的政策体系,加强气候与生物多样性政策协同,并在实践中着力提升一线实践者的能力,持续推动国际合作。

王毅在讲话中表示,现阶段气候投融资具有主体多元化、资金聚焦领域细分的发展趋势,与此同时仍面临政策与机制支撑不足、资金供需错配明显等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强化政策引导与制度保障、创新金融产品与服务模式等途径将是破解气候投融资困境的关键。杜乐和与会来宾分享了中国节能环保集团在绿色发展创新领域的实践经验,在相关部委指导下应进一步发挥中国节能在助推全球气候行动的供给优势,巩固和加强金融激活绿色低碳发展的作用。

边会还组织了高端对话环节,由伦敦大学学院基建可持续转型教授梁希担任主持。中国循环经济协会会长朱黎阳,世界资源研究所中国代表处首席代表方莉,中节能生态产品发展研究中心董事长、中国环境科学学会气候投融资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廖原,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有关负责人围绕“聚焦COP30——气候融资的量化落地与机制创新”主题展开深度探讨。其中,朱黎阳表示气候投融资可以通过“标准—激励—市场”三位一体的创新体系,实现“降碳、减污、扩绿、增长”的多目标协同,并强调加强循环经济领域国际交流合作,为全球气候行动提供中国实践经验具有重要意义。方莉指出落实气候承诺的资金规模对于全球气候投融资发展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中创新融资机制和合作模式是关键,各缔约方需打破地域与机制壁垒,以务实合作推动气候资金落地,尤其需要关注全球南方国家的转型需求。廖原强调气候投融资的推进,应当以“标准引领、技术赋能、金融激活、生态共建”为核心路径,促成政府主导、市场发力、全民参与的治理体系成型,加快“政策—技术—资本”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构建,为全球气候治理输出既贴合中国生态环保产业发展实际,又为气候投融资提供可落地的中国方案。巴西方认为巴西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银行的气候投融资实践既立足巴西“生态大国”的独特定位,又注重通过金融创新与国际合作破解发展难题,为南美地区气候行动与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巴西方案”。

本次边会作为COP30中国角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为各方构建了高层次对话平台,更彰显了中国在推动全球气候治理与绿色金融发展中的积极贡献。通过深化政府、市场与国际社会多方合作,为促进气候投融资从理念共识走向量化落地提供了重要推动力,为加速实现全球碳中和目标注入了新的动力。

编辑:乔诗楠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气候投融资边会“金融加速推进全球气候行动”在COP30中国角成功举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