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展圣洁)明天,11月25日,由故宫博物院与恭王府博物馆联合主办的“时盛岁新:从‘文化遗产’到‘美好生活’影像志”,将在故宫博物院延禧宫和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同步开展。
11月24日,恭王府博物馆嘉乐堂,媒体参观“时盛岁新:‘文化遗产’到‘美好生活’影像志”展览。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展览首次以“历史文化遗产地影像联动”为纽带,从两家博物院(馆)专职摄影师的作品中精选二百余幅,以独特的“互望”视角,展开一场影像对话。
第一篇章“视觉互望·天地大美”通过四季流转、晨昏雨雪间的建筑光影,展现自然变换如何重塑建筑的历史肌理与情感温度。一殿之内,半是紫禁城以“中轴为序”,层层递进、尽显礼制庄严;半是恭王府园林“移步换景”,幽深婉转、风物各有其美,实现从国之威仪到园之逸趣的悄然转换。
媒体在参观故宫博物院的影像。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第二篇章“白驹过隙·影像考古”通过“古今对照”“古典工艺”与“特殊材质”三大板块,揭示古建空间在数百年历史中的“变与不变”。“古今对照”通过新旧影像的并置,展现建筑在时光中留下的被“干预”与“修复”痕迹,并借助技术手段实现从胶片到数码的色彩与质感过渡,构建“双时态”的观看体验。“古典工艺”运用蓝晒、湿版等特殊技法,以图像的斑驳质感呼应建筑在时间中的嬗变。“特殊材质”将影像转印于方砖、木等古建筑修缮材料上,以或冰凉、或坚实、或粗糙的物理质感,形成古建筑可触摸的“视觉档案”。
第三篇章“人文共筑·古韵新生”则聚焦公众与古建筑空间的当代互动。通过记录公众在古建空间中的鲜活瞬间,展现文化遗产如何真正融入日常生活。正是置身其中的人,赋予庄严“景物”以生活的“真意”,推动文化遗产从“殿堂”走向“日常”。
恭王府博物馆后花园的雪景图制作成数米长。新京报记者 浦峰 摄相关负责人表示,故宫博物院与恭王府博物馆希望通过此次联展,构建观众与影像传播及历史对话的桥梁,不仅呈现两座经典皇家府园的独特艺术魅力,更展现文化遗产如何与当代生活交融共生,并促使观众思考:如何让这些“会说话的建筑”持续言说,成为连接过去与未来、书写文明新章的文化基因。
编辑 张树婧
校对 李立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