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歌锐科技刘建勋:AI医疗创新必须立足临床,破解支付难题需共建产业生态|聚焦2025华夏大健康

本报(chinatimes.net.cn)记者赵文娟 于娜 北京报道

“AI的趋势不可逆转,所有依托于AI的医疗产品来源于临床,最终的产出也一定高于临床。”

“从临床上来讲,AI也好、大模型也好,始终是一个手段、一个技术。最终要回到临床,技术到底能解决临床什么问题?”在11月21日举办的2025华夏大健康产业发展暨康复服务大会上,歌锐科技高级副总裁兼产品创新总经理刘建勋在圆桌对话中分享了公司在AI医疗设备领域的前沿实践与深刻思考。

本次大会以“智领健康未来”为主题,在《AI医疗的规模化破局:从技术爆发到医疗价值兑现》圆桌环节,刘建勋与迪安诊断、赛诺医疗、医脉通等企业代表共同探讨了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发展路径。

歌锐科技作为一家成立不到五年,专注于领先技术创新的创新企业,公司产品线覆盖微创外科、血管介入、肿瘤介入、康养和护理,目前已在骨科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其全球首创的全电动一体化术中三维影像系统已经面市,“牛顿”骨科内窥镜手术机器人进行了数百例的活体动物和大体实验后,已经进入多中心人体临床试验阶段,即将上市。

临床价值是AI医疗创新的根本导向

刘建勋在对话中强调,技术创新必须始终以解决临床实际问题为出发点。“在AI医疗产品落地过程中,核心是要回归临床本质。只有紧扣临床需求,技术创新才能真正创造价值。”这一理念已深度融入歌锐科技的产品研发体系。

在实际应用中,刘建勋介绍,在手术机器人开发过程中,公司基于DeepSeek蒸馏开发了多个专用小模型,应用在X线低剂量控制、机器人运动控制、图像算法等关键环节。刘建勋表示:“我们能够在较短时间内实现AI技术在产品中的有效落地,关键在于始终以临床需求为导向,找到最适合的解决方案。”

对于技术创新与临床验证的关系,刘建勋有着清晰的认识,“技术实现从来不是最大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从临床端获取准确的需求定义,确保我们解决的问题是真实存在的临床痛点。”

支付体系与产业生态共建是规模化关键

在探讨AI医疗产品商业化时,刘建勋表示,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完善产业生态。他提到,在手术机器人等创新医疗设备的推广过程中,支付体系的完善是行业普遍关注的议题。

"我们注意到,在国际市场上,多元化的支付体系为创新医疗技术的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持。这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刘建勋说。他认为,通过建立更加完善的支付机制,可以让更多患者受益于先进的医疗技术。

对于中国市场的发展,刘建勋表达了积极期待:“希望各方能够共同参与,包括医疗机构、企业、保险机构等,一起探索适合中国市场的解决方案,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他强调,产业协同是推动AI医疗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我们期待通过各方共同努力,在创新医疗技术的支付标准、应用规范等方面形成更多共识,为行业发展创造更好环境。”

在圆桌对话的最后,刘建勋用一句话总结了他的核心观点:“AI的趋势不可逆转,所有依托于AI的医疗产品来源于临床,最终也一定高于临床。”

作为创新医疗设备企业的代表,刘建勋的分享展现了中国原创医疗技术在AI时代的发展路径——在追求技术创新的同时,始终紧扣临床需求,并通过产业协同推动商业化破局。在AI技术重塑医疗生态的进程中,这种立足临床、共建生态的发展思路,为行业提供了重要的借鉴意义。

责任编辑:姜雨晴 主编:陈岩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歌锐科技刘建勋:AI医疗创新必须立足临床,破解支付难题需共建产业生态|聚焦2025华夏大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