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转自:中国银行保险报网
重庆市垫江县医保部门的工位上,李欢欢正熟练地翻开一册评估表,笔尖流转之间,一个个关乎长者生活质量的细节被精准记录下来。对她而言,每一份表格都关联着一个家庭,承载着一份沉甸甸的期盼与信任,必须全力以赴。
自2019年重庆市试点长期护理保险以来,作为阳光人寿重庆分公司驻医保部门合署办的一员,李欢欢便与这份充满温情的工作结下了不解之缘。2025年10月,在由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组织开展的全国“敬老文明号”和“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评选活动中,她荣获全国“敬老爱老助老模范人物”荣誉称号。六年间,李欢欢始终怀揣一颗敬老爱老之心,用专业与真情服务好每一个失能家庭,在平凡的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守护故事。
暖心服务,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
“阿姨,您放心,新的申请流程很快就能办好。”李欢欢握着老人粗糙的双手,声音轻柔而坚定。这样的场景,在她的工作中已是常态。
长期护理保险作为一项为失能人员提供保障的重要制度,在重庆试点初期面临着诸多挑战。李欢欢回忆,最初面对政策落地难的问题,她也曾感到压力重重。“特别是看到老人们期盼的眼神,我深知必须尽快找到突破口。”
凭借高度的责任感和敏锐的洞察力,李欢欢开始系统梳理政策执行中的“堵点”。六年来,她累计收集各类反馈信息160余条,逐一分析解决。针对评估周期长的难题,推出“线上申请+上门评估”的集成服务,依托社保所、医保服务站设立受理点,打造“15分钟服务圈”,实现长护险申请线上“零跑好办”、线下“一窗通办”,将待遇等待时间从平均28天大幅缩短至17天。“每缩短一天等待,就能早一天为老人带去慰藉。”李欢欢说。
在她的推动下,一系列适老服务举措相继落地:24小时畅通的咨询电话、贴心的上门服务、为每位老人定制的专属陪伴时光、丰富多彩的兴趣活动……这些举措看似微小,却实实在在温暖了老人们的心。
精准评估,点亮个性化照护的明灯
准确的失能评估是长护险制度公平公正实施的关键。李欢欢深知,每位老人都有独特的需求,必须“因人施策”。
她与垫江县长护险团队人员多方走访调研,引入了由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等领域专业人员组成评估专家库,建立标准化评定流程,为每一位申请长护险的老人进行全面评估,通过查阅病历、现场查体、功能测试、家属访谈等方式,对申请人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认知能力、感知觉与沟通能力等进行综合评估,为精准确定护理等级和服务内容提供科学依据。
患有糖尿病的陈爷爷就是这一体系的受益者。营养师根据他的饮食偏好和血糖情况制订专属饮食计划;康复师则针对他的身体机能设计了训练方案。“没想到服务这么贴心,就像有了个专业的‘健康管家’。”陈爷爷的子女感激地说。
这种精准化服务理念,贯穿于李欢欢工作的每一个细节。她常说:“我们要做的不仅是落实政策,更是传递温度。”
织密网络,构建全方位养老服务体系
随着长护险试点工作的深入推进,服务需求日益增长。李欢欢未雨绸缪,着手拓展和优化养老护理服务体系。
在垫江县医保部门的指导下,她带领团队精心规划布局服务机构网络,引导5家养老机构、3家上门护理机构升级为长护险定点机构。同时,为应对复杂的护理需求,她整合周边优质护理资源,建立绿色转诊通道。当老人病情变化或居家护理无法满足需求时,能够及时、顺畅地转诊到合适机构。
“李欢欢就像一座桥梁,连接起政策与需求、服务与期待。”一位社区工作人员评价道。
在她的努力下,垫江县长护险服务网络日益完善,形成了机构护理、社区照料、居家服务相互衔接的立体化养老保障网。
传播政策,让敬老之花开遍每个角落
为了让好政策惠及更多老人,李欢欢深入社区、走进家庭,积极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政策要点,有效提升参保群众对长护险政策的知晓率。
六年来,她在23个社区累计举办50场政策说明会,开展30场精准培训。无论是面对面的讲座,还是网络直播,她总是耐心解答每一个问题,让复杂的政策变得亲切可感。“听欢欢讲解政策,就像和自家闺女聊天一样亲切。”78岁的张奶奶笑着说。
这种下沉基层的宣传方式,不仅提高了政策知晓度,更拉近了与老人的心理距离。许多原本对政策一知半解的家庭,通过她的讲解,顺利享受到了应有的保障。
面对荣誉,她依然保持着一贯的谦逊:“这不仅仅是我个人的荣誉,更是对我们整个阳光长护险团队的肯定。”六载春秋,2000多个日日夜夜,李欢欢用脚步丈量责任,用真情温暖夕阳。从青涩到成熟,从探索到引领,她见证了长护险制度在垫江的生根发芽、开花结果。“每次看到老人们脸上的笑容,我就觉得一切付出都值得。”简单的话语,道出了她六年来不变的初心。
如今,垫江县越来越多的失能老人从中受益,而李欢欢依然每天奔波在服务一线,继续用专业和爱心,为更多的夕阳红增添温暖色彩。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李欢欢用六年的坚守与实践,生动诠释了这句古训的深刻内涵。在她的身上,我们看到了新时代保险从业者的责任担当,更看到了中华民族敬老爱老传统美德的生动传承。这份坚守,如同涓涓细流,终将汇成爱的江河,温暖每一个需要的角落。
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