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谈
2025年11月上半月,美联储维持现有货币政策立场,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保持稳定,市场对12月降息的预期显著降温。多位官员释放鹰派信号,强调通胀回落至2%目标的不确定性,叠加政府停摆导致关键经济数据缺失,政策决策面临信息约束。同时,货币市场流动性趋紧,美联储通过小幅扩表缓解短期压力,资产负债表规模结束缩表并温和回升。市场对12月政策路径分歧加大,降息概率从月初的近95%降至月末的44%。
11月1日至15日,美联储未调整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区间,市场对2025年底利率的中位数预测始终维持在3.60%,显示当前政策立场被认为处于中性偏紧区间。尽管10月美联储已降息25个基点至3.75%-4.00%,但11月上半月无进一步行动,政策重心转向“观察数据与风险平衡”。
截至11月15日,CME“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12月降息2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44.4%,维持利率不变的概率升至55.6%,较10月中旬(降息概率95%)下降近50个百分点。这一逆转主要受官员鹰派言论驱动: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明确反对12月降息,强调“通胀仍呈上行趋势,回到2%目标需更长时间”;堪萨斯城联储主席施密德指出“进一步降息对缓解劳动力市场压力作用有限”。
此外,美联储停止量化紧缩(QT),资产负债表规模从11月5日的6.57万亿美元升至11月12日的6.58万亿美元,为2024年缩表以来首次连续两周扩张。这一调整旨在应对货币市场流动性紧张:银行体系准备金降至2.85万亿美元(2021年以来新低),SOFR(担保隔夜融资利率)多次接近美联储利率走廊上限(4.00%)。
核心政策驱动因素与市场分歧
1、官员立场趋鹰:通胀与数据缺失主导决策
当前美联储官员普遍对通胀回落持谨慎态度:9月核心PCE仍为2.7%(高于2%目标),服务业通胀黏性较强;同时,政府停摆导致10月CPI和非农就业数据“永久缺失”,仅非官方数据显示就业市场存压力(如ADP私营部门就业减少),缺乏权威数据支撑宽松。
2、美国政府停摆结束的双重影响
11月12日特朗普签署拨款法案结束停摆,短期改善市场风险偏好,但停摆的经济代价已显现:国会预算办公室测算,6周停摆拉低四季度GDP增速1.5个百分点。尽管政府恢复运行后9月非农数据将于11月20日补发,但10月数据缺失可能使12月FOMC会议决策缺乏关键参考,加剧政策不确定性。
3、2026年官员轮换强化鹰派倾向
明年美联储地区主席轮换后,克利夫兰、达拉斯、费城和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将获得投票权,新旧班底均呈鹰派特征:达拉斯联储主席洛根(现任)、明尼阿波利斯联储主席卡什卡利(新任)均强调“对通胀反弹风险保持警惕”,预示2026年货币政策或延续“高利率维持更久”的基调。
核心摘要
1、宏观经济增长走弱,关注进出口的稳定和内需的刺激政策。
2、债券市场低波震荡,关注明年降息政策。
3、股市震荡,板块轮动加速。
宏观经济分析及证券市场回顾
经济“晴雨表”
2025
2025年11月上半月,我国宏观经济指标表现低于预期,但增长动力仍有韧性,需关注后续市场发展。
(1)工业生产:持续稳定增长,高端制造表现突出
10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9%(环比增长0.17%),保持总体稳定。其中,装备制造业(如、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增势显著,增加值同比增长8.0%,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3.1个百分点;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7.2%,快于全部规模以上工业2.3个百分点。
(2)服务业:平稳增长,现代服务业贡献提升
10月份,全国服务业生产指数同比增长4.6%。其中,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长13.0%)、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增长8.2%)、金融业(增长5.6%)等现代服务业表现亮眼,增速均快于服务业整体水平。
(3)消费市场:规模扩大,服务零售增长加快
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6291亿元,同比增长2.9%(环比增长0.16%),消费市场持续恢复。按经营单位所在地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40021亿元(增长2.7%),乡村消费品零售额6270亿元(增长4.1%),乡村消费增速快于城镇。按消费类型分,商品零售额41092亿元(增长2.8%),餐饮收入5199亿元(增长3.8%)。此外,基本生活类和部分升级类消费较快增长,限额以上单位粮油食品类(9.1%)、通讯器材类(23.2%)、文化办公用品类(13.5%)、体育娱乐用品类(10.1%)商品零售额均实现两位数或较高增长。
(4)物价水平:CPI由降转涨,PPI降幅收窄
10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0.2%(上月为下降0.3%),环比上涨0.2%,结束了此前的下降态势。从结构看,食品价格保持稳定,非食品价格中的居住(0.1%)、生活用品及服务(1.9%)、教育文化娱乐(0.9%)、医疗保健(1.4%)等类别均实现小幅上涨,而交通通信价格下降1.5%(主要受国际油价波动影响)。10月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下降2.1%(降幅比上月收窄0.2个百分点),主要受国内部分行业供需关系改善(如钢铁、建材)及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传导影响。
(5)进出口贸易:进出口变动较大
10月,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3.7万亿元,同比增长0.1%,增速较上月回落(主要受上年同期基数较高影响,2024年10月因台风导致部分进出口推迟至当月,基数偏高)。其中,出口2.17万亿元,同比下降0.8%;进口1.53万亿元,同比增长1.4%。
债券市场回顾
2025
2025年11月上半月,国内债券市场呈现“低波横盘、结构优化”的特征,整体运行平稳,收益率维持低位窄幅震荡,政策面释放支持信号,为市场提供了稳定的运行环境。
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6)收益率始终围绕1.80%关口震荡,最终收于1.805%(11月14日),较上月底(10月31日)微跌0.02BP;3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006)收益率小幅下行1BP至2.15%附近,长端品种表现稍强。中证转债指数则震荡上行,逼近前高,周线上涨0.52%(11月14日),显示权益市场波动对债市的传导效应有限。
利率债窄幅震荡、结构分化的特征,整体运行平稳。11月14日,1年期国债收益率至1.36%震荡,10年期国债活跃券(250016)收益率围绕1.80%震荡。城投债市场则呈现“量缩价跌、结构分化、政策托底”的核心特征,一级市场供给收缩但认购热情高涨,二级市场收益率下行、利差收窄,政策面持续通过化债支持稳定市场预期,同时非标融资压降与市场化转型成为长期趋势。
资金面呈现“月初宽松、月中边际收紧”的特征。月初(11月1日-11月7日),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持续回落,DR001降至1.40%附近,DR007回落至1.50%以下,主要受央行10月末净买入国债200亿元(释放流动性)及11月初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合计开展11220亿元7天期逆回购)的支撑。月中(11月8日-11月15日),随着月末财政存款投放及机构资金需求增加,资金面逐步边际收紧,DR001回升至1.50%以上,DR007升至1.60%附近。为稳定资金面,央行于11月17日开展8000亿元6个月期买断式逆回购操作(期限为182天),这是央行连续第6个月通过买断式逆回购向市场注入中期流动性,旨在缓解机构中长期资金压力,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
债券市场收益率变动情况
数据来源:DM、云信固收部城投债收益率走势
数据来源:Wind、云信固收部权益市场回顾
2025
A股市场呈现指数震荡整理、板块轮动加剧、成交额维持高位的特征。上证指数围绕4000点整数关口展开拉锯,深证成指与创业板指跟随波动,市场交投活跃,资金在不同板块间来回切换,结构性行情凸显。
本月上半月,市场板块轮动特征显著,传统周期板块(如电力设备、有色金属)与新兴产业(如锂电池、光伏)交替成为市场热点:
电力设备板块:受“十五五”智能网联新能源汽车、新型电池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利好推动,电力设备板块月初涨幅居前,其中锂电电解液、光伏组件等细分领域表现突出。
有色金属板块:受益于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及再生金属产业政策支持(如八部门《有色金属行业稳增长工作方案》),有色金属板块月中走强,铜、铝等基本金属价格回升带动相关个股上涨。
锂电池板块:11月中旬,锂电池板块掀起涨停潮,宁德时代等龙头股大涨,主要因行业需求提升(如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及电解液材料价格(六氟磷酸锂、VC添加剂)供需紧平衡。
消费板块:消费板块略有反弹,食品饮料、免税方向领涨,,主要因节日消费预期及行业库存去化进展顺利。
机构普遍认为,11月下半月A股市场仍将维持震荡整理格局,但结构性行情仍将持续。建议关注以下板块:
反内卷领域:综合整治“内卷式”竞争的相关板块(如高端制造、新能源),中长期投资价值提升。
新质生产力领域:具备真实技术壁垒的科技企业(如人工智能、半导体),仍是市场主线。
消费领域:服务消费、新型消费等细分领域(如免税、食品饮料),受益于消费升级及政策支持。
“两重”领域:重大项目建设(如新型基础设施、民生工程)相关企业,受益于订单增长与业绩释放。
重要指数情况
(2025年10月31日-2025年11月14日)
数据来源:Wind、云信固收部供稿:蒋立峰
责编:赵榕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