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财力跃升 山西“钱袋子”五年扩容六千亿元

(来源:中国经济时报)

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图片来源:山西发布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 曹英 郑锦玮

  “再有一个多月,‘十四五’就将圆满收官,山西省财政收入增速和总量等指标均超过预期,为山西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11月21日,在“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的介绍,勾勒出五年来山西财政改革发展的坚实轨迹。

宏观赋能 战略保障强根基

  “十四五”时期,山西财政“蛋糕”越做越大,为全省发展筑牢财力支撑。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6万亿元,较“十三五”增加6000亿元左右,年均增长至3200亿元;争取中央补助资金1.27万亿元,增长超三成;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达3万亿元左右,增幅超四成。在重大战略保障上,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陈新民介绍,财政部门通过“清单化保障、精准化拨付、制度化护航”三步棋,累计统筹资金2778亿元,重点支持产业转型、能源革命等重大任务。

  针对“两重”“两新”等战略,山西争取超长期特别国债资金137亿元,安排政府债券4316亿元,保障“一泓清水入黄河”、集大原高铁等重点项目建设。在消费品以旧换新政策实施中,下达资金161.1亿元,通过“省级兜底”“预拨+清算”机制,让超1000万人次群众受益。

微观发力 精准滴灌惠实体

  在教育、科技、人才和乡村振兴等领域,财政资金精准发力,激活发展动能。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魏志华表示,“十四五”以来,全省教育总投入超4150亿元,支持66个特色产业学院建设,投入100亿元实施高等教育百亿工程。科技投入超350亿元,基础研究占比提升至9.75%,支持国家超算太原中心等重大平台建设,其算力跻身全国前五。人才领域投入超52亿元,引进17名高层次人才,培育500多个创新团队,吸引6200多名青年人才创新创业。

  在乡村振兴方面,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新闻发言人郭林春介绍,“十四五”时期,省级以上衔接资金达392.58亿元,较脱贫攻坚期大幅增加。投入158亿元发放种粮补贴,120亿元建设958万亩高标准农田,100亿元支持农业“特”“优”战略,培育5个国家级产业集群。同时筹集60亿元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建设1000个以上精品示范村,脱贫地区农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4905元,增速高于全省农村平均水平。

特色转型 民生实干暖民心

  山西以财政之力推动文旅转型,让“流量”变“留量”。山西省财政厅副厅长王会波介绍,“十四五”以来,累计投入56.91亿元支持文化事业,1.85亿元用于非遗保护,41.5亿元保障公共文化场馆免费开放,让1.4万多场文艺演出走进群众。“十四五”时期,投入27.5亿元支持文旅产业,通过6.26亿元宣传推广、4.62亿元“引客入晋”补贴,推动文旅康养示范区提档升级;投入41.09亿元保护文物,让平遥古城等文化资源焕发新生。

  民生领域始终是财政投入的重中之重,支出占比达八成左右。山西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常国华介绍,“十四五”时期,全省2700万人参保基本养老保险,3160万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险,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从每月108元提高至176元,医保财政补助标准提升至每人每年700元。投入67亿元完善养老服务,17亿元扩大托育供给,20.39亿元保障农村饮水安全,13.18亿元整治农村黑臭水体,让群众获得感实实在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财力跃升 山西“钱袋子”五年扩容六千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