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邢台发布
对标一流不是梦
11月24日邢台日报评论员文章:
对标一流不是梦,是一个地区抢抓机遇,加快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唯有瞄准最高标准、最优水平,才能在激烈角逐中抢占制高点、赢得主动权。勇于对标一流,才能把梦想照进现实,把蓝图化为胜景。
邢台对标一流的底气十足,拥有涵盖36个工业大类的完整产业体系,在装备制造、钢铁、煤化工等领域底蕴深厚。如今,“2+2+44”现代产业体系框架基本确立,产业发展的规模、质量、效益全面提升:食品加工、新材料两大主导产业支撑有力,新能源装备、电子信息两大新兴产业聚链成势,44个特色产业集群加快转型升级。这种梯队衔接、新旧协同的产业格局,再加上干事创业的硬朗作风和“亲清”共赢的发展沃土,为邢台实现跨越赶超提供了强大的系统支撑和强劲底气。
对标一流,首在“取法乎上”,锚定最前沿坐标。我们不仅构建了新能源资源开发与装备制造深度融合的新格局,更是前瞻布局氢能制储等未来产业赛道,推动中船氢能等重大项目加速落地。同时,在高端制造领域实现关键突破——安全柔性玻璃、鑫利汽车玻璃填补国内空白,塞艾斯高端模块轴承引领临西轴承打入国际供应链。这些实实在在的成果,彰显了我们勇争一流、强力攻坚的决心与实力,让我们在对标一流的道路上步履愈发坚定、方向愈加清晰。
对标一流,既要学其“形”,更要悟其“神”。我们不仅率先实现重点集群共享智造全覆盖,创新推出“共享式园中园”模式,更可贵的是,推动各集群因地制宜走出了特色路径:临西轴承以“集采+检测”共享打入高端市场;清河羊绒通过数字化平台实现设计跃升;宁晋线缆以工序共享破解发展瓶颈。这些生动实践,深刻诠释了对标的内涵:真正的对标,在于学他人之智以补己短,借他人之势以固己基。唯有如此,方能在借鉴中形成特色,在融合中实现超越,真正将“他山之石”淬炼为邢台跨越赶超发展的“本土之玉”。
对标一流,成在“守正创新”,必须在追赶中实现超越。一流是等不来、喊不来的,而是闯出来、干出来的。国家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数量全省第一,共享智造创新实践成为全省标杆,中车新能源装备、中船氢能制储等一批单体超5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相继落地,便是最好的证明。当对标从“仰望”转为“并肩”,当学习由“输入”变为“输出”,曾经的“跟跑者”已积蓄足够力量,在高质量发展的赛道上,自信从容地向着“领航者”的目标迈进。
“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我们要以最高标准定向,以融智赋能强基,以持续创新跨越。只要永葆“事争一流、唯旗是夺”的锐气,将对标一流的追求转化为务实行动的业绩,就一定能让邢台大地的每一个角落都迸发活力,在跨越赶超发展的征程上谱写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