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乌兰牧骑神州行”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呼和浩特乌兰牧骑用创新永葆人民文艺本色

  2025 年 9 月至 11 月,“乌兰牧骑神州行”全国巡演纪念演出中,呼和浩特乌兰牧骑辗转数千公里,走进北京、武汉、长沙三地,献上 9 场短小精悍、创意十足的演出。这些作品紧跟时代脉搏、扎根现实生活,既满含生活气息,又精准传递人民心声,以感恩奋进、锐意进取的时代风采,成为祖国大地上一道亮眼的文化风景线。

主线铸魂:坚守人民文艺初心

  长沙站演出中,《父亲的草原母亲的河》《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莫日格勒河》等经典曲目,带领观众穿越时光,感受中华民族大家庭多元文化的深厚内涵;原创歌曲《君子津》取材《水经注》典故,将历史融入艺术表达,彰显文化传承与创新的力量。

  自成立以来,乌兰牧骑始终以 “歌颂党、歌颂祖国、歌颂家乡、歌颂民族团结” 为鲜明主题,一代代队员用鲜活艺术为农牧民送去欢乐与文明,传递党的声音与关怀。

  乌兰牧骑成立 60 周年之际,总书记在回信中深情勉励这支 “红色文艺轻骑兵”,要扎根生活沃土、服务牧民群众、推动文艺创新,创作更多接地气、传得开、留得下的优秀作品。全区75支乌兰牧骑牢记嘱托,紧随时代脉搏,以更鲜活、可感的方式触达观众内心,用精彩演出赢得广泛认可与良好口碑,既提升了品牌影响力,也为创新发展、扩大文化服务覆盖面奠定了坚实基础。

文旅赋能:拓宽文化传播边界

  武汉站演出中,呼和浩特乌兰牧骑走进欢乐谷、木兰草原、园博园、黄鹤楼等地标,带来 4 场户外演出。沉浸式互动表演《酒歌》掀起热潮,队员们邀请观众学唱内蒙古酒歌,让大家近距离感受内蒙古的文化底蕴与各族人民的热情好客。

  活动现场,除了精彩歌舞,呼和浩特冰雪季推介、内蒙古非遗展示等环节同样吸睛。本次巡演深度融合 2025 呼和浩特冰雪季全国文旅推介活动,以艺术化方式展示地方特色,让武汉、长沙等地观众认识了立体、鲜活、热情的呼和浩特。

  每到一处,呼和浩特乌兰牧骑的表演都会掀起一阵热潮,引发当地观众的追捧和热议。一曲曲节目更是受到当地群众的盛赞。很多观众纷纷表示,通过乌兰牧骑的演出,认识了一个不一样的内蒙古。下一站旅游打卡地,内蒙古!

  作为内蒙古最具影响力的文化名片,乌兰牧骑近年来在文旅融合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它不断探索与非遗元素的深度结合,创作更具地域特色与文化辨识度的作品,主动对接地方文旅融合、文化事业与产业协同发展等宏观战略,既为群众提供高质量文化服务,更成为吸引游客的 “文化 IP”,为地方文旅融合发展增光添彩。

创新破圈:激活传统艺术活力

  三地巡演中,呼和浩特乌兰牧骑敕勒格尔乐团的原创节目成为 “爆款”,《凌云》《梦翼》《蒙古马赞》等作品广受好评。这些节目既融入马头琴、长调、呼麦等传统文化元素,又创新引入大提琴、手风琴等西洋乐器,搭配架子鼓、键盘、电贝斯带来的现代节奏与动感,打造出兼具民族特色与现代感的音乐风格。

  走进中南大学的专场演出中,800张门票被一抢而空。而在表演现场,一曲曲洋溢着青春活力的歌舞表演更是获得师生们热烈欢迎。乌兰牧骑队员临时邀请来自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的中南大学学子合奏的《万马奔腾》更是成为演出一大亮点。

  原创比例高、形式富有时代气息,是此次巡演的鲜明亮点。一个个贴合时代特征、满足群众文化需求的创意节目,让中华传统文化焕发新生,增强了作品的感染力与观赏性,成功吸引多元受众群体。

  新时代下,观众结构发生变革,年轻一代的文化消费习惯与审美需求迭代升级,传统单向表演形式难以满足大众多元精神文化需求。呼和浩特市乌兰牧骑立足自身定位、紧扣群众需求,在艺术形式与服务模式上寻求突破。通过传统文化与现代形式的创新融合,既坚守了文化根脉,又适应了新时代表达语境,让乌兰牧骑的优秀传统内核在创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

策划:周长翔

  监制:刘霄

  文案:查娜

编辑:朱国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乌兰牧骑神州行”全国巡演60周年纪念演出|以青春之名赴时代之约 呼和浩特乌兰牧骑用创新永葆人民文艺本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