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理工科减了20个学分,空出来做啥?AI时代,应用型高校这样探索人才培养

(来源:上观新闻)

今昨两日,以“AI赋能人才培养·全球智联产教融合”为主题的2025年应用型高校国际合作论坛在上海电机学院举行。来自全球10余个国家及国内近30所院校的专家学者以及企业代表,共计150余位嘉宾齐聚一堂,共商AI时代应用型高校国际化合作与产教融合的发展路径。

“应用型高校作为紧密对接产业前沿的教育力量,始终将产教融合视为发展的根本路径;而人工智能通过重构教学模式、优化培养流程、提升人才竞争力,成为推动这一路径持续深化的重要引擎。”上海电机学院院长龚思怡表示,面对时代变革,应用型高校要主动求变,一是推动“AI赋能”,重构课程体系与教学场景,强化学生能够与AI协同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并加快构建数据驱动的智慧治理生态;二是强化“全球智联”,通过搭建高校、企业深度链接的网络,实现课程互通、学分互认与师资共享与科研协同,共同培养具备跨文化理解力、全球胜任力与产业适应力的国际化人才;三是深化“产教融合”,将产业需求融入培养全过程,共建师资队伍、共攻关键技术难题,构建数据共享、平台互通、能力协同的产教融合新生态。

上海临港新片区航空产业公司副总工程师孙海泳介绍了“中国商用飞机产业进入规模化发展的关键期,高等教育如何回应产业集聚带来的人才需求”,并分享了临港大飞机园与电机学院协同育人实践。校企双方通过校企共建“三双四共”机制,打通本—硕—博三级培养,实现学生能力、教师水平、留临港就业、学校声誉“四个提升”。未来,双方将共建高能级科研平台、国际化人才梯队与产业学院2.0,为大飞机规模化、国际化提供持续人才与智力支撑。

新民晚报记者获悉,上海电机学院正加速推进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今年9月的新版人才培养方案,理工科专业总学分从170学分降低到150学分左右;除培养方案之外,学校还推出了系列专项班、微专业、微课程等个性化学习资源,鼓励学生腾出更多时间用于实习实践、根据自己兴趣爱好及未来职业发展选择个性化项目进行学习。

校方表示,本次论坛不仅搭建了一个思想碰撞、经验共享与深度合作的平台,更是对应用型高校在全球AI浪潮中构建深度产教融合、智能驱动的国际合作新模式的有益探索。

近年来,上海电机学院通过国际合作,学习借鉴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模式,精准对接区域重点产业,推动课程建设与教学模式创新,培养了一批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沟通能力卓越现场工程师。

目前,该校已携手欧洲五所高校共同成立“中欧新能源联合实验室”,并加入中意先进制造领域唯一的国家级联合实验室——“中意先进制造联合实验室”。

原标题:《理工科减了20个学分,空出来做啥?AI时代,应用型高校这样探索人才培养》

栏目编辑:左妍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理工科减了20个学分,空出来做啥?AI时代,应用型高校这样探索人才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