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来源:饲料行业信息网
随着美国对中国的大豆销售量创下两年多以来最大单周交易量,提振了低迷已久的农产品价格。但是就中国采购量能否达到1200万吨目标、采购时机以及对全球市场的连锁反应方面,市场仍存在诸多疑问。
中国采购激增,价格上涨,农民销售加快
美国财政部长斯科特·贝森特此前宣布中国将在今年底前购买1200万吨美国大豆,这是自中美贸易战以来最大规模的采购承诺。美国农业部本周在三个工作日里确认了近160万吨的对华大豆销售,创下2023年11月以来的单周新高。
中国恢复采购的消息迅速将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大豆期价推高至2024年6月以来最高点,较10月中旬的近五年低点反弹近12个百分点。大豆价格回升促使此前因低价而惜售的美国农民开始加速出售2025年收成。据估计,目前美国农户已售出约30%至40%的收成,接近或低于往年11月中旬的正常销售补发。
一些农民表示,尽管大豆销售价格可能仍低于生产成本,但是为了满足年底的现金流需求仍然需要卖出大豆。
市场连锁反应:美国大豆溢价扩大,多头获利平仓
中国采购造成了两个主要的市场影响。一方面,美豆相对其他竞争对手的溢价扩大。美国大豆价格急剧上涨,相对主要竞争对手巴西大豆的溢价已扩大到每蒲式耳约50美分(1月船期),使得美豆对于土耳其、越南等其他国际买家失去竞争力。
另一方面,在大豆价格上涨前,部分中国进口商和其他市场参与者在期货市场建立了多头头寸,押注价格上涨。随着美国证实采购,这些多头获利平仓,对1月大豆期价造成了下行压力。
1200万吨采购面临挑战,引发市场疑虑
尽管美国官员对协议履行前景表示乐观,但是市场交易者和分析师对中国能否在今年底前完成1200万吨的采购目标表示怀疑,挑战主要集中在以下三点。
首先是时间限制紧迫。包括芝加哥农业资源(AgResource)总裁丹·巴斯在内的许多专家认为,中国不可能在年底前完成如此庞大的采购量。美国总统特朗普也曾表示采购将在“明年春季前”完成,显示实际采购的时间表可能更长。
其次是,中国国内库存充足。今年早些时候中国大量采购南美大豆。为了容纳新的美国大豆,中国可能需要腾空部分国家储备。
其三,关税高企与政治风险。尽管达成协议,但是中国尚未取消美国大豆的10%关税。这意味着中国商业买家就可能继续观望,等待巴西新豆上市,这使得国有企业成为完成采购任务的关键力量。一些中国贸易商担心,如果采购稍有延迟,美国是否会再次采取敌对行动或退出贸易谈判。
数据延迟与政府援助
由于美国政府此前停摆,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的关键持仓报告未能及时发布,导致市场对当前的基金持仓信息一无所知,估计到明年1月23日才能完全追上正常报告发布进度。
此外,美国农业部长布鲁克·罗林斯布,此前因停摆而延迟的针对农民的援助计划细节将“很快”公布,这笔最高可达150亿美元的款项旨在帮助受低价和贸易争端影响的农民。
Hehson合作大平台期货开户 安全快捷有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