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勤育桃李心无悔 躬耕教坛铸师魂

  晨曦微露,耀州中学的校园笼罩在一片静谧之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轻轻推开教室门组织学生晨读听写,开始了一天的教学工作。26年来,这已成为王耿正雷打不动的习惯。

  “教育是一场温暖的修行,是用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谈及从教26载的感受,王耿正的目光中依然闪烁着初登讲台时的热忱。从青涩初体验到全国模范教师,他始终坚守着那份朴素而坚定的教育初心。

  2024年,王耿正荣获“全国模范教师”称号,这是他继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特级教师、陕西省正高级教师、铜川市拔尖人才之后获得的又一殊荣。然而,在他心中,最珍贵的荣誉始终是学生们那句真挚的“王老师,您是我们的偶像。”

  深耕课堂,谱写教学相长的动人乐章

  “以前我不爱上英语课,可现在,王老师的英语课让我意犹未尽!”学生小阴的转变,正是王耿正教学魅力的生动写照。

  面对新课标、新教材、新高考带来的挑战,王耿正的书桌、床头柜上,总是摆放着那些已被翻得起皱的教育教学杂志。在他的课堂上,没有枯燥的语法灌输,没有单调的单词记忆,取而代之的是精彩的角色互换、小组讨论、生动的案例剖析、深邃的思维训练。他提炼的“前学中展后反思”好课堂教学模式,让课堂变成了学生展示自我的舞台。

  “每个学生都是一块璞玉,教师要做的就是精心雕琢、琢玉成器。”王耿正面批面改学生的作业,用多样的符号评价学生的作业,逐字逐句地指导学生赏析优秀习作、修改作文,办公室的灯不仅照亮了学生的作业本,更照亮了无数少年的成长之路。经他辅导的学生中,有40余人次在全国中学生英语能力竞赛中获奖,更有多名学生受他影响,将英语教育作为毕生追求的事业。

  润育桃李,诠释师者仁心的深刻内涵

  “相对于成绩,我更看重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和品质发展。”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王耿正的教育理念。担任班主任18年来,他坚持立班规,规范学生言行举止、讲故事激励学生进取、开班会增强学生班级认同感。

  在学生眼中,王老师既是严师,更是“慈父”。课堂上,他严格要求,一丝不苟;课堂外,他却常常和学生“讨价还价”“这次考试进步了,我们就搞个小型表扬会”“这个知识点全班掌握,我们就玩个英语单词接龙游戏”。

  2022年秋,王耿正主动申请前往关庄镇初级中学交流。在那里,他轮换着和学生当同桌,零距离观察他们的学习状态,耐心引导孩子们端正学习态度,面对面和授课老师一起课后反思、二次备课、逻辑化教学活动。

  “王老师就像一束光,照亮了我的教学之路。”关庄中学青年教师权冬玲感激地说。在王耿正的悉心指导下,她快速成长,如今已成为铜川市教学骨干。

  辐射引领,拓展教育情怀的广阔天地

  “王老师就像一座灯塔,照亮了我们前行的方向。”该校青年教师、陕西省高中英语教学名师培养对象陈婷老师这样评价王耿正。

  在担任耀州中学英语教研组长的10多年里,王耿正始终致力于教学改革创新。他建立的“定时、定点、定题、定人”教研机制,成为学校教研工作的标杆。

  “独行快,众行远。”这是王耿正常说的一句话。他带领名师工作室教研团队深入开展课题研究,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完成省、市、校级课题11项,承担各级示范观摩课近40节次,发表科研论文8篇。

  作为名师工作室主持人,王耿正把培养青年教师视为自己的责任。近5年来,他组织开展“红烛行动”教育帮扶活动30余次,下乡送教送培、听课指导足迹遍布全市。在他的悉心指导下,9名青年教师成长为省级教学骨干,2名成为省级教学骨干培养对象,3名荣获市级教学能手称号。

  初心如磐,彰显教育家精神的时代光芒

  “新时代赋予教育工作者新的使命,我要努力践行教育家精神,争做新时代的‘好老师’。”王耿正的话语中充满着坚定与执着。

  26年的教育生涯,见证了王耿正从青涩到成熟的蜕变,不变的是他对党的教育事业的热爱与忠诚。晚上整理教研资料、周末批改学生作文,这些看似平凡的日常,汇聚成一位普通教师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即便是回家看望年迈的母亲,他也总是带着那个蓝灰色的帆布手提袋,里面装些待批改的作文和试卷。“回家陪母亲说说话,抽空就能改几份。”这简单的一句话,背后是他对教育事业的全身心投入。

  夜幕降临,王耿正办公桌的灯光亮了。那灯光,不仅照亮了学生的作业本,更照亮了一颗颗渴望知识的心灵;那灯光,不仅见证了一位教师的辛勤付出,更见证了铜川教育工作者对事业的执着追求。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勤育桃李心无悔 躬耕教坛铸师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