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小劲 庄明
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关键阶段。《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据要素作为关键生产要素,其市场化配置对于加快技术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促进区域协同发展具有基础性和全局性意义。
作为西部经济大省,四川应把握时代大势,把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统筹推进产业升级、城市更新和社会治理现代化,加快打造带动西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成都是四川建设国家数字经济创新发展试验区的核心区域,应积极探索数据资源开发利用和流通交易机制,为全省提供可资借鉴的制度经验和实践路径。
强化系统布局,构建数据要素市场制度体系。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必须坚持制度先行。数据要素市场的规范运行,需要以系统性制度框架替代零散规则拼凑,构建“核心立法统领—场景细则支撑—动态反馈迭代”的三层制度体系。四川应坚持《四川省数据条例》核心立法原则,配套实施细则,明确场景化细则、定价与收益分配等市场运行机制,并预留制度弹性空间以适配技术迭代与市场变化。其中,重点突破数据确权难题,探索建立公共数据、企业数据、个人数据的分类分级确权授权机制。成都数据公园正在开展数据资产登记、评估、入表等试点,探索以数据交易服务平台为中介的社会经济数据撮合交易模式,初步形成“数据资源化、资源资产化、资产资本化”的全链条服务能力,为全省数据要素制度创新提供了实践样本。
完善基础设施,筑牢数据要素市场发展底座。数据要素高效配置需要新型基础设施支撑。四川应统筹布局云计算、区块链等基础设施,加快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成渝国家枢纽节点,这是深入推进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要探索建立数据可信流通体系,运用隐私计算、区块链等技术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既促进数据流通又筑牢国家安全屏障。成都正在构建“云、网、数、链”一体化的城市数字底座,在硬件层面,完善5G基站、物联网终端、边缘计算节点布局;在平台层面,建成“城市大脑”“雪亮工程”等统筹型平台,整合政务云、行业云、社区云等多级计算资源,构建“一网统管”的城市运行中枢。
推动场景协同,促进数据资源高效有序流动。数据要素的真正价值,在于其在具体应用场景中对问题识别、过程优化与系统协同的能力释放。一是要坚持以场景需求为导向,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城市建设、社会民生的深度融合。二是根据不同场景需求,进行跨部门、跨行业和跨区域的数据汇集,促进条块联动和多方协同。三是坚持数据安全有序开放,完善公共数据授权运营体系,充分激发数据价值。
激活内生驱动,培育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生态。数据要素产业是发展数字经济的重要举措,旨在驱动数据要素从资源向资产转化,进而推动数据要素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内生、可持续的动力。加速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整合与价值重构,形成以数据驱动的生态化发展基底。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基础扎实,但缺乏具备产业生态主导权的领军企业。成都集聚一批企业、科研院所、中介机构等数商生态伙伴,通过成都数据公园等安全域建设和机制创新,推动产业链、创新链、资金链、人才链“四链合一”,逐渐成为四川数据要素产业发展的重要引擎。建议四川支持成都建设国家级数据要素中心城市,靶向培育具有全国影响力的链主企业带动产业链跃升。最终形成对中西部地区数据、人才、资本的强大聚合力,对东部地区高端产业的战略协作能力,以及对国际的强大辐射力。
注重开放合作,提升数据要素市场能级水平。伴随着数字全球化进程的持续加速,数据要素的跨境流动与区域协同,同样是市场扩展的必然路径。建议四川一是应推动省内成德眉资同城化发展,率先建立区域数据流通合作机制,探索建立跨区域数据交易联盟,促进要素高效配置。二是要推动数据交易中心提质扩容,探索开展跨境数据流动试点,加强成渝地区协同,共同制定数据交易标准,联合开发数据产品,携手打造辐射西部、服务全国的数据要素市场高地。
推动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本质上是生产关系的系统性重构。四川要坚持改革创新与安全规范并重,在数据产权分置、流通交易模式、跨境流动规则等关键领域大胆探索,让数据要素真正成为驱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
(作者分别系清华大学数字政府与治理研究院院长、长聘教授;成都市社科院社会学与法制研究所副研究员)
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改革数据要素市场化配置 激活四川高质量发展新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