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太湖之畔的这场新能源盛会,展现了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未来

作者 田思

编辑 | 蒋波

11月13日-15日,以“能碳未来·绿动全球”为主题的第十七届无锡国际新能源展览会在太湖国际博览中心举行。

华夏能源网(公众号hxny3060)实地探展看到2万平米的展览会场汇聚了100多家参展企业,云集了能源装备、绿色能源、AI+能源、能源基础设施及能源可持续发展五大领域的各种新技术、新产品、新应用,聚焦固态电池、新型储能、换电网络、氢电耦合、零碳园区、场景应用等六类热点。

展会期间新能源超级场景供需对接会、全球新能源产业峰会、中欧光储投资对接会、中意碳中和与绿色发展研讨会、虚拟电厂创新发展论坛、分布式光储会议、光伏产业链新型技术论坛等7场高水平产业对接活动同步进行,为与会者提供全方位的交流与合作机会。

当前,正值“十五五”即将启幕之际,不久前,国家又正式官宣了中国2035年风光装机36亿千瓦的大目标这对新能源行业来说,是发展机遇也是巨大挑战。而太湖之畔的这场新能源盛会展示的新产品、新技术,正展现了能源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未来

现场展品丰富多彩:全面拥抱AI场景更加落地

协鑫集团展出了钙钛矿叠层电池最新产品,上能电气SZ:300827展出构网型储能逆变器,江苏携创展示组件板块互联技术……展会上,各种前沿产品交相辉映。

最具代表性的是AI算力在能源领域的应用。比如远东股份以“AI+算力+电能”为切入点,推动电力与算力融合,现场展示的算力、存储、传输三位一体智能生态系统,可释放能源与算力协同的最大效能。

朗新九功AI能源大模型则聚焦能源行业所面临的天气变化预测、电力价格波动预测等具体场景。通过时序预测和AI智能体技术,模型在广东、山东等地的电力价差预测准确率超70%,负荷预测准确率达97%以上。

整体来看,今年展出的新品都更加强调落地于各种应用场景。

本次展会围绕能源系统全源降碳场景、工业制造全链控碳场景、城市生活全民轻碳场景等三大领域,重点发布零碳园区建设、虚拟电厂接入、智能立体车库光伏储能协同等7个场景机会。宁德时代SZ:300750)、双良集团、朗新科技、中设国联等发布巧克力换电、AI能源大模型、镁基固态储运氢技术、智能绿电供冷、BIPV美学光伏瓦系统等14个场景能力。

华光环能展出了在建的华光工业绿色微电网示范项目,作为可复制推广的工业微电网解决方案。据华光环能高级工程师何国光介绍,该项目集成了风力、光伏、氢燃料、生物质气化内燃机等7种分布式能源,覆盖清洁能源全场景,可根据园区用能特点匹配发电形式。同时项目配置4类储能技术,通过能源管控平台互补调节,实现新能源消纳比例超60%。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展会还有两大应用场景首次亮相。

一是“交能融合”展区硕果累累:中国电信带来的5G网联无人机驾驶舱,可实现实时数据交互与远程控制;超翼科技最新研发的全球首款安防垂直起降器,能在楼宇间隙、山地间自由穿梭;航天国器的多旋翼无人机有效载荷能力高达300公斤。这些突破性产品,为新能源低空技术在城市交通、应急保障、低空物流、安防巡检等刚需领域的落地提供了可借鉴的实施路径。

二是精准切中户用细分市场的阳台光伏专题展区。当前欧洲户用市场爆发,年增速超200%。展区集中展示的系统、微逆、支架等一站式解决方案,以及同期举办的行业交流会,在满足市场需求同时,还将推动这一细分领域的快速发展。

观点交流精彩纷呈:科技致胜未来中外携手向前

2020年国家提出双碳目标,至今已走过5年时间。今年9月,国家又宣布了2035气候目标:2035年,中国全经济范围温室气体净排放量比峰值下降7%-10%,力争做得更好。非化石能源消费占能源消费总量的比重达到30%以上,风电和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2020年的6倍以上、力争达到36亿千瓦。

宏大的目标下,新能源行业如何抓住机遇实现高质量发展,是行业内外最为关注的问题。

“未来五年,能源变革将从‘能耗双控’全面转向‘碳排放双控’。”全球绿色能源理事会主席、协鑫集团董事长朱共山指出,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下,能耗、碳值、技术已成为新的“准入门槛”,未来的新能源行业,科技、低碳和数字就是最根本的制胜之道。

“我们将着眼于虚拟电厂、零碳园区、能源AI大模型、电储算一体化等代表新能源未来的热门赛道,提供更多的‘协鑫方案’。”朱共山表示。

协鑫集团创始人、董事长朱共山

中国能源研究会理事长史玉波则把关注投向了人工智能与能源技术的深度融合。他表示,人工智能、商业航天、量子信息等未来产业蓬勃兴起,这些高附加值产业对电力的需求也会持续攀升。如果没有绿色电力的滋养,再先进的算法,再前沿的技术也难以茁壮成长。他建议在长三角等产业聚集地同步规划建设零碳算力谷,推动绿电供给和算力提升、产业发展,为新质生产力培育提供坚实能源保障。

“我们需要加强与中国能源行业的合作,共同推动全球清洁能源的发展。”欧洲储能行业协会全球供应链及金融负责人庄博文直接发出了邀约。他介绍,眼下正在规划零碳发展,企业承诺使用100%可再生能源,储能已经成为电网稳定的关键因素,他们正在寻求强大可靠的合作伙伴,中国能源界成为他们关注的重点。

庄博文表示,欧洲的电池制造能力不足,系统集成方面也还在改进中,如果能将监管框架与产业合作相结合,让欧洲开发商与中国制造商携手,使中国技术融入欧洲解决方案,同时又符合欧洲标准和框架,就能大大加快绿色能源转型供应链的形成。

值得一提的是,针对欧洲市场,本届展览会还专门组织了高端对接活动——“中欧新能源(光储)投资对接会”,特邀欧洲实力客商,带来百兆瓦级真实光储项目资源,为中国优秀企业进入欧洲市场搭建精准、高效的直通平台。

此外,展会现场还举行无锡新能源海外联络中心授牌仪式,新增澳大利亚、阿联酋等8个联络中心,加上原有的荷兰、土耳其、匈牙利、马来西亚、新加坡5个联络中心,组成覆盖全球13个国家和地区的市场服务网络,为国内企业“走出去”和国外项目“引进来”发挥桥梁作用。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太湖之畔的这场新能源盛会,展现了中国能源新质生产力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