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千龙网)
初冬时节,安徽省滁州市来安县汊河镇产业园区内一片繁忙景象。安徽海能包装材料有限公司总投资10.32亿元的年产10万吨BOPP、CPP膜项目正紧锣密鼓调试,总经理凌海洋信心满满:“我们确保今年12月份正式启动试生产。”
这家由广东佛山一家企业投资兴建的新项目,达产后预计年产值13亿元,税收2260万元,成为该县高分子材料产业版图的新增长点。
近年来,来安县精准布局高分子材料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十四五”末产业年产值已突破40亿元,一批龙头企业在此扎根壮大,勾勒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鲜活图景。
图为安徽优耐德管道技术有限公司相关产品。科技日报记者洪敬谱摄在汊河镇,安徽友发包装科技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轰鸣。作为福建友谊集团的华东生产基地,这家2016年成立的企业已建成现代化胶粘带生产基地,拥有国际领先的生产线,年产聚丙烯薄膜与包装胶带各10万吨,产销规模稳居国内行业前列。2024年实现产值13.8亿元,2025年1—9月产值已达10.6亿元,彰显强劲发展韧性。
另一家高分子材料企业——安徽优耐德管道技术有限公司则以技术创新抢占国际市场。这家2021年成立的企业总投资12亿元,生产的柔性增强热塑性复合管涵盖多种材料,产品远销100多个国家和地区,获得29项国内外认证,手握62件授权专利。2024年实现产值1.27亿元,出口960万美元,凭借产学研深度合作筑牢技术壁垒,成为细分领域的领导企业。
优质项目纷纷落地,产业规模持续扩张,背后是来安县营商环境的强力支撑。来安县政协副主席、企业帮扶中心主任张志山介绍,自2012年相关帮扶机构成立、2016年更名为企业帮扶中心以来,以“来·安心”营商品牌创建为核心,聚焦企业全生命周期需求,推出系列创新举措,为企业提供全方位、多层次集成服务,让企业来得放心、省心、舒心。截至目前,各级干部累计走访调研企业(项目)5532余家(次),对走访收集的问题实施“一企一策”,清单、销号、闭环管理,为企业发展遮风挡雨、保驾护航。
立足良好发展基础,来安县进一步精准施策培育产业生态。瞄准汽车轻量化、消费电子等市场需求,推动传统材料向高性能高分子材料转型,延伸拓宽下游应用范围;支持骨干企业嵌入省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链,重点发展光学显示材料、柔性薄膜材料等高分子材料产业,形成多元发展、多点支撑的良好格局。
如今的来安,高分子材料产业已形成集聚效应。张志山透露,当地计划在“十五五”期间推动该产业年产值突破100亿元。从40亿到100亿的跨越,来安正以优质服务为基、以科技创新为翼,让高分子材料产业成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