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宁波晚报
花费800元就能买到
本人的精神诊断报告和死亡证明!
这种离谱的事情
并不只是出现在电影里
近日
“假证定制”业务
在多个电商和社交平台
死灰复燃
涉及多种国家机关证件和金融票证
“按需定制”各类假证件警方:会跟进处理
记者随机选择店铺发现,虚假的怀孕B超单、引产手术单,以及出生证明、数额百万的银行存单,甚至本人的病危通知书、死亡证明也有售卖,800元就可买到本人的精神诊断报告和死亡证明。
多个卖家号称,买家只需提供姓名、照片及生日等资料即可“按需定制”各类假证件,最快付款次日即可发货,不满意的还可以“7天内无理由退货”。
记者在暗访中向一个卖家咨询假银行存单能否定制,客服打包票说"一般看不出来",并发来多张刚刚做完的银行存款单照片,还表示"一般人做二三十万就行,数额越高,费用越高,数额太大的我们不敢做。"
这些证件是否真的能
以假乱真?
↓↓↓
记者将客服提供的B超单、银行存款单等假证明、假证件的照片给业内人士看,结果他们都表示,这些照片看上去很真实,样式和内容没有问题,普通人很难分辨真假。
目前,记者已将这些伪造、买卖国家机关证件、金融票证的线索反馈给淘宝所在地的杭州警方,工作人员表示会跟进处理。杭州市余杭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昨天回复说,正在对相关情况进行调查。
起底“假证定制”产业链
记者进一步调查发现
这条制假、售假产业链的
关键一环
↓↓↓
电商和社交平台
只要在商品栏输入相关关键词,就能看到页面上跳出号称"终身可查验真假"的假证办理店铺,证件种类从职业技能证书到学历学位证书应有尽有,办理价格从几十元到几千元不等。
不过,为了逃避监管和追责,不少卖家在展示页面里,不会直接提"办证",但会用"可查""你懂的"之类关键词代替。在咨询内容时,客服会提示"勿发敏感词",并引导用户添加其他聊天软件好友来沟通所谓的业务。
令人震惊的是
"假证定制"
已经不是"一枪头"生意
而是"一条龙"服务
↓↓↓
不仅证件是假的,就连证件真伪的验证系统也是假的。记者实测发现,定制的"大学毕业证书"上,右下角附有一行所谓"官网"的查询网址,在该网站上输入证书编号,即可以显示出认证信息。
事实上,猖獗的"假证定制"犯罪,一直是警方和监管部门重点打击的对象。去年5月,应急管理部、中央网信办、工业和信息化部等九部门,就联合印发了《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安全生产资格证书"涉假专项治理行动。此外,多家电商平台也多次配合开展专项行动,完善规则、并强化自主管理。
买卖虚假证明文件涉嫌触犯刑法
值得注意的是
监管和打击
并没能从根本上消除"假证订制"
究其原因或许与
买家的"需求"离不开关系
记者梳理各地警方公开的案例发现,买家购买假章、假证的原因五花八门。有人是为了找工作,有人是为了盖证明材料,还有不法分子是买来当做"护身符"。
就在前几天,湖北随州一名男子花费20万元娶的新娘尹某某,被发现竟然是一名诈骗惯犯。
不仅身份证、户口本都是假的,就连银行存单、怀孕四周的B超单、胎停的B超单,也全部都是通过电商平台网购来的。
律师岳雪飞表示,制作或出售虚假的出生医学证明、学位证书等行为,涉嫌构成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或伪造、变造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印章罪。一般将处以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需注意的是,无论是购买还是出售虚假证明文件,均属于触犯刑法的犯罪行为。
岳雪飞认为,不少店铺试图以"趣味证明""温馨提示"等方式推卸责任,但这并不能免除其法律责任。平台也应加强技术识别能力,及时发现并阻断违法违规线索,同时向公安机关报警。此外,市场监管部门也应对此类线索一查到底,形成治理合力,共同打击此类违法犯罪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