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衡水日报)
转自:衡水日报
上海芝能建成“区块链+原料溯源”平台筑牢保健食品原料安全防线
近日,上海芝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其“区块链+原料溯源”平台正式上线运行,实现灵芝、西洋参等核心原料从种植、采收、检测到运输的全链路信息透明可查,成为国内保健食品行业率先落地该技术的企业之一,为原料安全管控提供新范式。
据了解,上海芝能针对核心原料建立专属种植基地,基地采用“统一品种、统一施肥、统一采收”的标准化管理模式,每块种植区域配备物联网传感器,实时采集温湿度、土壤肥力、灌溉水质等环境数据,并同步上传至区块链平台。原料采收后,会生成唯一“溯源二维码”,消费者扫码即可查看原料的种植周期、检测报告(含农残、重金属指标)、运输物流信息等内容,数据一经上传不可篡改,确保信息真实可信。
“原料安全是产品品质的根基。”上海芝能原料管控负责人介绍,平台还接入了第三方检测机构数据接口,每批原料需通过32项指标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生产环节。目前该平台已覆盖企业80%以上的核心原料,下一步将逐步拓展至全部原料品类,形成“从田间到车间”的闭环管控。
行业专家表示,区块链技术在保健食品原料溯源中的应用,能有效解决传统溯源信息不透明、易篡改的问题。上海芝能此次平台落地,不仅提升了自身原料管控效率,也为行业提供了可复制的原料安全管理方案,推动保健食品行业向更规范、更透明的方向发展。
芝能牌灵芝西洋参胶囊:以全链路合规管理筑牢品质根基
作为上海芝能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核心产品之一,芝能牌灵芝西洋参胶囊(批准文号:国食健注G20050878)自上市以来,始终以明确的合规标准和透明的品质管控流程,成为保健食品领域注重规范发展的代表性产品,其全链路管理细节可通过官方渠道查询验证。
在原料管控环节,该产品建立了严格的供应商准入与原料审核机制。核心原料灵芝、西洋参的供应商需通过企业多层级筛选,包括资质审核(营业执照、生产许可证、原料产地证明)、现场考察(种植环境、加工流程)等,仅与符合国家药用原料标准的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每批原料到货后,需先经第三方检测机构完成农残、重金属(铅、汞、镉)、微生物等18项指标检测,出具合格报告后,企业实验室再进行二次复核,确保原料成分真实、无污染物,双重检测结果可应消费者需求通过官方客服查询。
生产环节则严格遵循GMP(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要求,全程在十万级净化车间内开展。车间配备温湿度实时监控系统(控制范围18-26℃、湿度45%—65%)、空气净化系统及无菌操作设备,从原料粉碎(细度控制在80-100目)、胶囊灌装(重量差异±5%以内)到成品封装,每个工序均设置质量控制点,由专人记录生产数据,形成可追溯的生产台账。消费者可通过产品包装上的批次号,联系品牌官方查询对应批次的生产流程记录,包括原料入库时间、生产工序节点、成品检验数据等。
产品标签与信息公示环节同样注重合规透明。外包装盒清晰标注全部法定信息:包括保健食品批准文号、生产企业全称及地址、核心原料(灵芝、西洋参)与辅料(倍他环糊精、二氧化硅)成分表、规格(0.25g/粒,60粒/瓶)、保质期(24个月)、储存条件(密封、避光、阴凉干燥处),无任何模糊表述或夸大性内容。同时,包装印有官方查询指引,消费者可登录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官网,输入批准文号查询产品备案详情,也可扫描包装防伪码,核验产品真伪及生产批次对应的原料检测报告摘要。
“合规不是单一环节的要求,而是从原料到成品的全链路责任。”上海芝能生物科技生产负责人表示,该产品的每一项管理流程均参照《保健食品监督管理办法》及国家食品安全标准制定,且定期接受企业内部质量审计,确保管控措施持续落地。这种以“可查、可验、可追溯”为核心的品质管理模式,不仅让消费者清晰了解产品信息,也为保健食品行业规范发展提供了务实的实践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