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晚报掌上长沙11月21日讯 (全媒体记者 吴鑫矾)11月21日,湖南省政府新闻办举行湖南“十四五”答卷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十四五”期间湖南自然资源事业发展成就。
安全发展根基更加稳固坚韧
五年来,湖南坚决端牢粮食、能源资源“两个饭碗”,安全发展根基更加稳固坚韧。
在粮食安全方面,湖南坚决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全面推行田长制,统筹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现有耕地5502.76万亩,超过国家下达的耕地保护目标(5372.66万亩)130.1万亩,建设占用耕地面积相比2020年下降61.5%。
在能源资源安全方面,加强战略性矿产和优势矿产源头管控。深入实施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全省探明矿产122种,钨、铋等34种矿产保有资源量居全国前三,“十四五”时期新增锰矿资源量5567.6万吨、锂矿资源量225.3万吨。
此外,湖南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支撑美丽湖南建设更加有力有为。“十四五”期间,全省共计投入生态修复资金91.71亿元,完成保护修复面积132万亩。建成绿色矿山382家,数量居全国第4、中部第1,大中型矿山比例从15.59%提升至45.70%。加快构建生态系统碳汇监测体系,发布全国首部自然资源碳汇蓝皮书和碳汇遥感监测技术规程。
资源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高效
五年来,湖南聚焦高质量发展,资源要素保障更加精准高效。
坚持“项目跟着规划走、要素跟着项目走”,在规划中为9311个重点项目预留发展空间,批准用地72.74万亩,供应土地157.68万亩,保障了长沙机场改扩建工程、张吉怀铁路、犬木塘水库、安化抽水蓄能等1292个重大项目及时落地。
积极融入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建成全国首个省级自然资源全要素市场平台,土地、矿产等6类资源要素实现全品类集成、立体化展示、交互式推介、多场景运用,资源配置效率明显提升。截至目前,平台成交各类资源超1500宗,总金额突破430亿元。
服务“五好”园区建设,深入开展园区土地利用清理整治,支持园区调扩区70.91万亩。稳步推进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完成入市146宗、9.38亿元,带动乡村振兴投资超70亿元。
围绕将长株潭都市圈打造为全国重要增长极目标,推动长株潭都市圈建设。高水平推动五个“一体化”,即一体化布局互联互通的交通网络、普惠共享的公共服务设施、集约高效的产业空间、富有湖湘文韵的湘江画廊、示范带动的融城区域。聚焦生态绿心、湘江科学城、湘江两岸,高标准规划建设三个重点片区。高要求构建一个规划实施监测体系。推进全国国土空间规划实施监测网络(CSPON)试点,建设长株潭都市圈规划实施监测系统,实现各级各类规划成果统筹衔接、管理信息互通共享。
民生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湖南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民生服务更加可感可及。
五年来,湖南累计投入财政资金13.86亿元,实施地质灾害治理工程830个,排危除险4826处,避险移民搬迁4145户,通过精准预警成功避让地质灾害414起,避免可能伤亡4402人。推动不动产登记提质增效,“交房即交证”改革走在全国前列,惠及56万余户家庭。攻坚克难化解历史遗留问题,为130万余户家庭解决登记难、办证难问题。农村宅基地确权登记发证超1000万宗,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登记18万宗。牵头推动12项高频不动产登记业务中部六省“跨省通办”。
加快构建全省统一时空数据基底,赋能千行百业更加广泛深入。建成自然资源与地理空间数据库,以及自然资源“一张图”,通过数据统筹共享与融合应用,累计向社会各界共享数据超8000TB、价值超400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