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0月,经西藏口岸出口的“新三样”——新能源汽车、光伏产品、锂电池商品总额达12.88亿元,其中新能源汽车出口10741辆,增长19.58%……这组数据只是我区“十四五”期间对外贸易发展的一个侧影。
4年来,西藏外贸跑出了发展“加速度”:2021至2024年,全区进出口额累计实现322.67亿元,以“十四五”开局之年2021年为基准,年均增长率超过40%,较规划目标翻番;2024年进出口总额达126.72亿元,同比增长15.4%,外贸总额刷新2015年以来纪录。
增速背后,是市场的快速延伸。目前,西藏贸易伙伴遍及百余个国家和地区,从传统北美、南亚市场一路拓展至非洲、中东,真正形成“多点开花、多元支撑”的全球化布局。据拉萨海关统计显示,今年1至10月,西藏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进出口46.26亿元,占全年外贸总额超七成,高原经济正深度融入国内国际双循环。
壮大主体:
政策赋能 民企效能迸发
AEO高级认证企业代表着海关企业信用等级体系中的最高级别。拉萨海关通过建设重点实验室、制定28项标准、开通绿色通道,助力羊毛、好水等“藏字号”产品出口破亿元,推动3家本土企业获AEO认证。西藏圣信工贸有限公司作为西藏首家AEO高级认证企业,依托优质毛绒资源,仅2024年进出口额就达1218万元。
外贸规模跃升,离不开市场主体的蓬勃生长。自治区商务厅用足用好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对企业技术改造、境外参展、出口信保给予补贴。2024年,西藏有进出口实绩的企业数量达200余家,企业活跃度提升至16%。其中,民营企业占比超99%,成为高原外贸最具活力的生力军。
4年来,自治区先后出台《外贸保稳提质实施方案》《稳外贸行动方案》《加快内外贸一体化发展若干措施》等十余项政策,形成覆盖信保、金融、税收、通关、外汇的全周期支持体系,高原外贸营商环境评价连续两年位居西部前三。
为及时满足企业需求,拉萨海关升级服务,在全区建立“关长送政策上门”机制,对企业实行“一对一”联络、“一企一策”等帮扶机制。同时采取有效措施缩短办事流程,行政审批时限压缩60%,出口退税平均办结时间缩短至4.5个工作日。
优化通道:
智慧加码 五大口岸齐发力
2023年11月,海拔4772米的里孜—乃琼口岸正式开通,成为我区第四大陆路口岸,至此,我区共有吉隆、樟木、普兰、里孜及拉萨贡嘎机场航空口岸等5个口岸,标志着我区口岸建设驶入快车道。
聂拉木出入境边防检查站数据显示,截至11月11日,樟木口岸累计验放出入境旅客数量达361282人次,同比增长20.16%,提前50天出入境人数突破36万,创口岸全面复通以来同期最高,彰显了我区对外开放与跨境往来的强劲活力。
智慧监管是“十四五”期间我区口岸发展中的亮点之一。拉萨海关在吉隆口岸率先上线“人脸申报”系统,过往边民刷脸即可办理互市通关,电子车牌、智能卡口将车辆通关时间压缩至“秒级”。樟木口岸开辟新能源汽车“申报专窗”,实现“即报即审、即到即查”。1至10月,监管出口新能源整车4676辆、贸易值5.01亿元,分别增长27.13%、11.33%,创历史新高。
口岸功能的叠加,带动通道经济加速形成。里孜口岸开通两年后,已监管出口活羊超8000头,日用百货及新能源车等商品出口货值突破4亿元,直接吸纳周边500余名村民参与装卸、运输,人均月增收逾4000元,“过路经济”正升级为“落地经济”。
“在口岸承接新能源汽车短距离运输服务,仅100米就能收入50元,而参与货车倒装每车货就能获得1500元。”仲巴县里孜镇里孜村村民占堆表示,“口岸开放实实在在增加了我们的收入水平,改善了生活质量”。
升级业态:
多方护航 激发外贸潜力
“海关查验场一投用,货物当天即可转关,物流成本大幅降低。”小元(日喀则)实业有限公司负责人喻为感慨道,正是日喀则国际陆地港“1.63 亿元专项资金撬动‘一带一路’节点”的真实写照。这座集“报、查、转、装、存、拼”六合一的现代化陆港,让西藏出口有了“家门口的出海口”。
“十四五”期间,在国家相关部委大力支持下,我区依托综保区、边境口岸,培育新业态、激活新主体、打通新通道,外贸实现规模、业态、模式全面升级。
2024年6月27日,中国(拉萨)跨境电子商务综合试验区“9810”业务正式开通。2024年西藏跨境电商B2B直接出口及跨境电商海外仓出口业务实现“零”突破,出口规模总值超16亿元,为高原特色产品直达海外消费者开辟快车道。2025年11月11日,西藏首家“跨境电商1210+实体新零售”旗舰店在拉萨高新区王府井商圈试运营,成为综试区落地的重要成果。
“十四五”期间,金融也在推动我区外贸高质量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自治区建立“政银担”合作机制,与中信保四川分公司签署战略协议,累计为17家企业提供出口信保981万美元,推动落地全区首笔信保单融资;金融机构向外贸企业授信近3亿元,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有效缓解。
“肩挑背扛”到“秒级通关”,“初级产品”到“新三样”扬帆出海,我区对外贸易在“十四五”时期实现了规模、主体、通道、业态的全面跃升。展望“十五五”,我区将继续锚定面向南亚开放重要通道定位,以更高水平开放推动高原经济高质量发展,在雪域高原绘就共建“一带一路”的崭新画卷。
责任编辑:唐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