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黑龙江日报)
转自:黑龙江日报
□本报记者 孙思琪
“省委十三届八次全会对标对表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科学擘画‘十五五’时期我省高质量振兴发展蓝图,为各地各部门锚定目标乘势而上、加快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省指明了前进方向。”省财政厅党组书记、厅长孟祥会接受采访时表示,财政部门将紧扣全会部署要求,坚持以政领财、以财辅政,持续做好生财聚财理财文章,全力以赴推动开创中国式现代化龙江实践新局面。
更加注重政策创新,在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上加力提效。围绕实施“4567”现代化产业体系提质升级行动,创新财政支持方式,动态优化产业扶持政策,更多采取政府引导基金、担保代偿补偿、贴息等方式撬动社会资本,统筹推动数字经济、生物经济、冰雪经济、创意设计产业加快发展,支持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培育壮大,助力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促进传统产业优化提升,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加快建设更具竞争力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更加注重靶向施策,在促进经济循环高效畅通上加力提效。针对经济循环中的卡点、堵点,坚持惠民生和促消费相结合、投资于物和投资于人相结合,丰富财政政策工具箱,推动经济运行底盘稳、活力足。聚焦促消费,支持打造消费新场景新业态,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聚焦扩投资,优化政府投资结构,注重向惠民生、补短板、增效益倾斜,不断提升投资规模和效益。聚焦稳外贸,落实外贸稳增长政策措施,推动“双买双卖”高水平发展,助力构筑我国向北开放新高地。
更加注重统筹集约,在助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上加力提效。着眼建设现代化大农业,探索建立涉农资金适度统筹整合机制,持续夯实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提高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效能,落实好国家粮食主产区利益补偿制度,全面实施三大粮食作物和大豆完全成本保险、种植收入保险政策,进一步调动农民种粮、基层抓粮积极性。深入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持续整治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助力农村基本具备现代生活条件。
更加注重投资于人,在保障和改善民生上加力提效。坚持财政政策民生导向,推动更多资金资源投资于人、服务民生。统筹促就业、增收入、稳预期,合理提高公共服务支出比重,着力提高人民生活品质。保持生态领域资金投入不减,深入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筑牢我国北方生态安全屏障。统筹做好安全生产、应急救援、维稳处突、社会治理等资金保障,推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黑龙江、法治黑龙江。
更加注重系统集成,在推进财政科学管理上加力提效。以推进财政科学管理全国试点工作为牵动,不断提升财政工作系统化、精细化、标准化、法治化“四化”水平。突出以事定钱,坚持“资金跟着项目走”,深化零基预算改革。突出花钱问效,完善全流程预算绩效管理体系,推动提升资金使用效益。突出安全发展,抓紧抓实政府性债务管理,稳妥管控财政风险。突出数智赋能,探索运用AI、大数据等新技术辅助财政治理,更好地助力财政工作提速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