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陈明一
山东实现全运会“五连冠”,为何“青食钙奶饼干”火了?体育强省的秘诀又是什么?
11月21日,第十五届全运会圆满闭幕,山东省体育代表团勇夺金牌总数、奖牌总数第一名,实现全运会成绩“五连冠”,一时成为热门话题。
随后,针对“游泳赢浙江,摔跤胜内蒙古”,各大社交平台的网友们开启“山东为什么行”的溯源。
最终,一众富有创作力的网友发现,“山东人看的综艺是《快乐向前冲》,山东人打小吃的是‘青食钙奶饼干’”。
“这有‘钙’又有‘奶’,山东人的嘴真严啊!”紧接着,沉浸式试吃“青食钙奶饼干”的视频风靡各个平台。
图片来源:齐鲁体育微信公众号“钙奶饼干”,骨子里的记忆
如果说山东人常吃“煎饼卷大葱”,那么半岛地区与鲁北地区的朋友会第一个出来反对;如果说山东人儿时常吃“青食钙奶饼干”,相信,从半岛到鲁北、从鲁南到鲁西,不会有人反对。
在物资匮乏的年代,买上两包“青食钙奶饼干”去探望亲友,是山东坊间约定俗成的标准动作;在物资丰盈、衣食无忧的今天,当“青食钙奶饼干”再一次冲上网络话题热搜榜单,它仍是诸多山东人“婚丧嫁娶”必备的物品清单。
所谓“青食钙奶饼干”,顾名思义,青岛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钙奶饼干”。作为青岛老牌“网红”,它是岁月留给同龄人的情感共鸣,是青岛味道的经典代表。
说起“青食钙奶饼干”,很多人都会倍感亲切,“从没牙吃到没牙”,是对钙奶饼干最贴切的形容。放到温开水或热牛奶中蘸一蘸,嫩滑香甜……
“青食钙奶饼干”,便是青食公司的标志性产品,这款饼干的研制时间约为1961年。之所以在饼干制作中加入牛奶和钙质,就是为了改善特殊时期的婴幼儿体质状况。
“青食”饼干最初添加的钙质是精制骨粉,但由于骨粉不易消化且气味油腻,很快就被替换为葡萄糖酸钙,1965年又添加了促进钙质吸收的维生素成分,最终形成了沿用至今的配方。
说的够热闹,难道山东队强大的秘诀在于“钙奶饼干”?当然不是,这只是一次网络创作狂欢而已。体育强省“出圈”,自有其出彩的硬实力。
图片来源:短视频截图打好基础!体育强省的秘诀
事实上,山东年轻优秀运动员辈出,终究取决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精心储备。
据大众网,山东全省200余所省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和大量市级特色学校,在保障文化教育的同时开展系统训练,成为孕育体育人才的坚实基地。山东建立了省、市、县(市、区)、校四级赛事体系,确保每个学生每年至少参与1次体育竞赛活动。
8月5日,2025年青岛市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营正式开幕,训练营由青岛市体育局主办。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培养,是体育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是攀登竞技体育高峰的希望所在。
青岛市于2023年启动少年儿童身心全面发展计划和少儿体育精英培养计划,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训练营是少儿体育精英培养计划的关键一环,旨在通过专业的训练体系,实现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早发现、早培养、强基础”,夯实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储备。
值得关注的是,此次训练营在城阳区所有小学生中自愿报名,综合父母身高等遗传因素,经过立定跳远、坐位体前屈等多个项目测试,海选确定100名有潜力和特长的孩子进行集训,集训前对每名营员进行专业心脑测评,探索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选拔培养新路径。
训练营由专业教练员团队带队,依托“青岛市青少年体育发展模型”开展系统化训练。通过基础体能打底、体操能力塑形、跑酷元素激活等特色方式,将力量、速度、灵敏、协调、柔韧、耐力六大身体素质训练融入日常,实现科学培养、精心雕琢。
可以看出,山东坚持“市级体校—省级专业队—国家队”三级训练网络,配以专业敬业的教练团队,其中不少是昔日的冠军运动员,形成了高效的人才培养机制。
目前,山东拥有16所市级体校,143所县级体校,省市县三级体校和训练单位总数达173所,在训运动员4.8万余人,均居全国首位。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3月,国家体育总局发布《第二批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市(区)和全民运动健身模范县(市、区)入围创建名单》,青岛市、东营市、滨州市3个地级市,以及12个区市县上榜,入围数量居全国前列;同年4月,2024年全国群众体育工作会议在青岛召开,这是对山东务实开展体育工作的肯定。
图片来源:齐鲁体育微信公众号五彩缤纷,体育氛围浓
最重要的是,作为体育强省,山东有着积极的体育竞技氛围与强劲的体育产业基础,为体育梦想的绽放提供了坚实的现实依附。
以足球为例,今年,新赛季中国足球联赛四级别球队共有126支球队,山东省和广东省各有14支球队,数量并列全国第一。竞技氛围在全国首屈一指。
去年巴黎奥运会,我国健儿在取得优异成绩的同时,也让“山东制造”彻底火了一把——摔跤、柔道、拳击、自行车、铁人三项等10多个大项的上万件比赛器材均来自德州乐陵的企业“泰山体育”。
在山东,仅乐陵体育产业就有省体育行业领军企业1家,3家省级以上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2家瞪羚企业,以及7家专精特新企业、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
今年5月闭幕的2025(第42届)中国国际体育用品博览会,近300家山东体育企业齐聚组成最大展会“军团”,惊艳大会。目前,山东全省体育经营主体达到近6万家。
据山东官方估算,2025年,山东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预计达到6000亿元以上,体育产业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进一步彰显。
近年来,山东通过《关于加快推进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体育强省建设的实施意见》,把实施体育融合协调发展作为十大突破行动之一,提出促进体育与多行业融合发展,打造一批融合商贸、文化、娱乐等业态的体育服务综合体;
图片来源:滕州体育微信公众号通过《加快推进赛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措施》,从“赛事搭台,经济唱戏”入手,要求做强“赛事+文旅”,做大“赛事+服务业”,做深“赛事+乡村振兴”;
通过《山东省体育旅游发展规划(2025-2027年)》,山东提出打造3-4条国家级户外运动精品线路,推动山东体育旅游和户外运动健康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山东在全国首创的马拉松城市联赛,2024年共举办13站,近20万名跑者在自我挑战与城市发展的双向奔赴中感悟齐鲁之美,人文之韵。
尤其,青岛马拉松推出的“号码布就是景区通行证”,赛事期间,72家景区接待游客224万人次,收入1534.46万元、同比增长7.2%,64家星级饭店入住5.7万人,同比增长13.95%。
所以,山东为什么行?一直以来,山东也在支持各市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和自然生态资源,做大做强传统品牌赛事,构建“市市有品牌、县县有特色”品牌赛事格局。
诸如,进一步提升泰山国际登山比赛、黄河口(东营)马拉松、威海铁人三项赛、青岛国际帆船周等“老字号”赛事知名度和影响力,并做强山东省百千万三大赛、全民健身运动会、冬季全民健身运动会等省级群众体育赛事品牌,支持各市发展“村超”“村BA”“村乒”、社区联赛、城市联赛等。
无论是“村超”“村BA”“村乒”,还是社区联赛、城市联赛,都为“体育大省”提供了可行性的支持。
所以,“青食钙奶饼干”的“出圈”虽是一场网络狂欢,却引发了业界对山东体育的关注。从竞技赛场上的摘金夺银,到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从体育产业的蓬勃兴起,到赛事经济的风生水起,山东正以多元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体育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