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水运报)
转自:中国水运报
长江航运作为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正以其“黄金水道”的独特优势,有力支撑着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和高水平对外开放。近日,南通振华重工码头连续完成两批大型港口自动化装备的水路发运,充分彰显了长江航运在服务重大装备运输、促进产业链协同中的关键作用。
2025年10月9日,“开拓者01”轮搭载4台自动化轨道吊和1台轮胎吊,在晚霞中启航驶向山东日照港与河北沧州;而在今年8月8日,“振华34”轮也已将6台自动化轨道吊安全运抵台湾高雄港。这两批“港口重器”不仅货值高昂、技术领先,更凝聚了中国制造的智慧与实力。其中,日照港轨道吊国产化率超过95%,整机重量降低约70吨,实现了能耗与结构的双重突破;发往高雄的设备则将助力该港现代化升级,成为两岸经贸合作深化的生动见证。
在这背后,是海事部门全天候、全流程的精准保障。面对船舶载货体积庞大、航经水域复杂的挑战,南通海事局提前介入,组织通航安全评估,开辟绿色通道,优化审批流程,并综合运用“远程+现场”“科技+人力”的立体监管模式,通过无人机巡航、海巡艇护航等方式,实现从靠泊、作业到离港的全过程守护。即使在国庆假期,海事人员仍坚守一线,为企业节后顺利发运奠定坚实基础,体现了“海事护航”的专业与担当。
从长江口到渤海湾,从东部沿海到海峡对岸,长江航运正以其高效、稳定、绿色的物流通道功能,成为连接“一带一路”沿线港口、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重要纽带。而海事人默默付出的智慧与汗水,则铸就了这条“黄金水道”的安全底线与服务高地。他们不仅是水上交通的守护者,更是区域经济发展的助推者,用实际行动书写着政企联动、共促发展的新篇章,向世界递出一张张闪亮的“中国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