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风电头条)
金秋十月,“2025第十届新能源产业年会暨国能网·20周年庆典”开幕式在上海隆重举行。
开幕式上,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胥佳以《破局新能源投资不确定性:以专业分工构建产业韧性新生态》为题做主旨报告。
北京协合运维风电技术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胥佳胥佳不仅剖析了行业"冰火两重天"的发展现状,更以企业十八年深耕经验为蓝本,勾勒出新能源资产投后管理的规模化、专业化发展路径。
行业变革
"冰火交织"中催生第三方运维新机遇
胥佳表示,2025年的新能源行业,正行走在“冰火两重天”的十字路口:一方面,国家"36亿千瓦装机"的战略目标释放确定性增长信号,为赛道注入长期发展动能;另一方面,136号文落地后,电量电价波动加剧、融资渠道收窄等现实挑战接踵而至,市场悲观情绪一度蔓延。
这种格局重构正深刻改变行业竞争逻辑。特别是在国家提出“双碳”目标后,五大发电集团投资新能源提速的同时,地方国企、民营资本、外资机构等多元主体加速入场,推动行业竞争焦点从“资源获取能力”向“全链条运营能力”深度转型。
胥佳强调,投资端集中度下降的背后,是专业化运营服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特别是财务投资者、负荷侧企业等非电力背景主体入场后,受限于运营数据积累不足、专业人才储备匮乏等短板,难以快速复制传统央企的成熟运营体系,"能力互补+专业合作"已成为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为第三方运维赛道崛起创造了历史机遇。
标杆实践
从450万千瓦到40GW的规模化突破之道
作为第三方投后管理领域的标杆企业,协合运维的发展轨迹成为行业转型的生动注脚。截至2024年末,公司在手管理新能源、储能等资产容量超40GW,覆盖300余个交付单元,是第三方运营服务领域为数不多实现规模化发展的企业。而这一成就的取得,源于对技术服务业务的本质洞察、持续不断的管理变革和对数字化转型的坚定实践。
"2019年全国新能源装机达4.4亿千瓦之时,协合运维管理容量仅450万千瓦,‘设备散、管理远、品质难统一'是全行业的共性痛点,规模瓶颈难以突破。"胥佳回忆道,正是洞察到服务业规模化的核心逻辑,公司率先打破行业惯性,将美团、海底捞等服务企业的规模化管理经验跨界引入,通过管理结构迭代与流程优化,成功实现离散远程资产的标准化管理,为后续规模扩张奠定坚实基础。
如今,协合运维已构建起覆盖投前、投后、退出全链条的服务能力:投前通过数据建模精准测算电量、电价等核心指标,提升投资决策精度;投后以精细化管理+智能运维提升发电效率,结合市场化交易策略优化收益;退出阶段为电站证券化提供资产估值、风险评估等全流程支持,真正实现"投得准、管得精、退得顺",成为连接多元投资者与专业运营能力的关键纽带。
核心壁垒
三大业务板块构建全生命周期服务能力
胥佳在报告中揭秘,协合运维规模化发展的核心密码,在于构建"资产运维管理×电力交易×数字化"三大业务板块协同体系,形成覆盖新能源资产全生命周期的服务闭环。
线下资产运维是根基,其创新在于“区域化+人机协同”的运营模式。针对新能源电站分布散、运维成本高的痛点,协合运维搭建了“六大区域集控中心+七大集中检修中心”的线下网络,在电站密集区域设立区域检修中心,省级层面布局集控中心,将分散的运维资源整合优化。在湖南等高山偏远场站,通过无人机巡检、机器人运维、智能传感器监测等技术实现“无人值守”试点,人效比提升了35%。这种模式的优势在电站密度提升后愈发凸显,如在部分省份,其管理的区域内电站达七八个,资源共享让检修响应时间大大缩短,实现效率与成本之间的最优解。
电力交易板块是盈利提升的关键抓手。2022年成立的子公司飔合科技,打破了传统交易依赖人工经验的瓶颈,构建了“AI算法主导+交易员辅助”的交易体系。目前项目涵盖绿电、绿证、现货、碳交易等多元品类,管理交易规模达900万千瓦。这种数字化交易能力带来了显著的收益提升,以山西市场为例,通过算法优化交易策略,部分场站收益提升10%以上。
数字化是贯穿两大板块的核心支撑。协合运维过去五年持续加大数字化投入,通过生产管理系统、设备监控平台等工具,实现对300多个交付单元的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沉淀了10年以上的电站运行数据——2023年风电场小时数数据显示,其管理的电站最高年利用小时数3800小时,最低1200小时,通过数据比对可精准定位运维短板;2024年山西电力交易结算数据则为交易策略优化提供了坚实支撑。这些数据资产不仅用于内部管理优化,更可为客户提供投前评估、资产估值等增值服务,如在电站并购中,通过历史数据可精准预判项目未来收益。
未来布局
全场景延伸抢占新赛道
展望“36亿千瓦装机”的目标,新能源行业的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各省级区域内五大发电集团相关企业的装机容量将有望突破千万千瓦级,这将彻底改变投后管理的业态。协合运维已提前布局,其三大业务板块的协同模式正在向分布式光伏、工商业储能、零碳园区、绿电直连等多元场景延伸——管理400万千瓦工商业光伏,参与户用光伏全链条服务,开展园区综合能源服务,形成了覆盖“风光储+分布式+综合能源”的全场景服务能力。
在胥佳看来,新能源产业的分工专业化正在加速到来。科斯定理揭示的"交易成本决定分工边界"在新能源领域同样适用,当第三方服务的成本低于企业自营成本时,专业化分工便成为必然趋势。随着2035年36亿千瓦装机目标的逼近,传统管理模式必然面临变革,而协合运维已做好准备——通过投前咨询、投中管理、投后退出的全链条服务,帮助投资者降低不确定性,增强资产收益韧性。
从450万千瓦到40GW,从单一风电运维到全场景能源服务,协合运维的发展轨迹印证了胥佳在报告中的核心观点:"电力市场时代,运营定义新能源资产价值"。当行业在悲观与希望中徘徊时,这家企业用十八年实践证明,专业的运营服务不仅能提升资产收益,更能推动行业分工细化与效率提升。在新能源产业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征程中,协合运维正以"用专业保障清洁能源资产持续盈利"的企业使命,成为低碳时代能源资产管理的开创者与践行者。
来源:风电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