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扬子晚报
“以前在课堂上画的设计图总觉得空泛,现在能有机会跟着企业设计老师参与真实项目,特别激动!”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环境艺术设计专业的学生小李感慨道。11月21日下午,苏州装饰设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暨苏州装饰设计产业学院在该校正式揭牌成立,这场汇聚了14家在苏院校与32家行业企业及政企协多方代表的成立大会核心只聚焦一件事:让职业教育真正扎根产业土壤。
在国家大力发展现代职业教育、深化产教融合的战略背景下,苏州市积极贯彻落实职业教育三年行动方案,着力打造“产教协同创新示范区”,构筑职教资源高能级平台。此次苏州装饰设计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的成立,正是苏州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升级同频共振的重要举措,也是对接“十五五”发展规划、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前瞻布局。
现场,大会为4家理事长单位、17家副理事长单位及29家理事单位授牌,构建起“政行企校”四方联动的组织架构,标志着苏州装饰设计行业迈入“资源共享、责任共担、发展共荣”的新阶段。
随着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蓝图的发布,作为共同体的实体化运行平台——苏州装饰设计产业学院同步揭牌成立。产业学院由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与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共同牵头组建,聘任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副校长戎成、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尼克为院长,并组建了涵盖校内外专家的导师团队。
“共同体与产业学院的成立,是学校服务新经济、新产业、新技术,建设‘苏州职教高质量发展样板校’的关键一步,更是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深度融合的生动实践。”苏州建设交通高等职业技术学校党委书记占百春致辞介绍,产业学院同步启动了“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让院校老师定期到企业轮岗,确保教学内容始终紧跟行业前沿。同时,围绕职业教育“五金新基建”建设任务,环境艺术工程学院与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深度携手,敲定六大核心合作方向,推动产教融合落地见效。
“很多学生毕业即失业,不是因为技能不行,而是学校教的和企业要的有脱节。”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协会会长尼克道出了行业痛点。而这次成立的苏州装饰设计产业学院,正是要打破这道“围墙”——企业将真实的项目案例、前沿的设计软件、甚至正在推进的研发课题搬进课堂,院校教师则带着学生深入装修工地、设计工作室,形成“课堂在企业、项目进教材、导师双配置”的教学新模式。
课程开发方面,组建校企协同团队,围绕在线精品课程与课程思政建设,在资源共建、联合授课、成果评价等环节深化合作;科研领域,聚焦人工智能技术应用、项目化教学改革、产教赛证融通等重点方向,依托校企联合申报课题及各级教学团队立项课题开展实践研究;教材建设则从专业基础、技能、核心课程中遴选重点,融入企业优质项目案例、技术标准及跨校跨界创新元素,打造新形态教材。
签约环节,学校与姑苏区西凹设计咨询工作室等五家企业签署校企战略合作协议,并授牌“双师型教师培训基地”。同时,学校、协会与苏州越溪旅游发展有限公司达成三方共建,推动乡村振兴与城市更新类社会服务项目落地,真正实现“把课堂写在大地上”。
对于企业而言,这种深度校企合作同样带来惊喜。“我们不再是只教理论,而是让学生跟着项目成长,企业需要什么技能,我们就补什么课,从产业学院走出来的学生,能够具备基础实操能力,可以快速融入团队。”中亿丰建设集团副总裁浦建刚坦言,企业参与共建产业学院,既是为行业培养人才,也是在为自己储备未来的核心力量。
尼克告诉记者,自己见过很多对职业方向迷茫的学生,“他们不知道自己学的技能今后能用到哪里,也不清楚行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而在产业学院的实训场景中,学生们不仅能跟着企业技术骨干掌握职业硬技能,还能直观了解设计岗位的晋升路径、项目对接流程,甚至在参与课题共建时,提前触摸行业新趋势。
江苏省室内装饰协会会长张菲指出:“要以共同体为载体,推动教育供给侧与产业需求侧深度融合,为装饰设计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人才支撑和技术支持。”
随着产业学院“实践基地+课题共建”模式的推进,这些曾经困惑于“技能无用武之地”的年轻人,将在企业实景课堂中一步步将专业兴趣转化为职业底气,而这场打破校园与产业边界的探索行动,也为苏州装饰设计行业发展注入了最鲜活的人才动能。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顾秋萍 实习生 滕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