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何必把免门票的飞来峰与收门票的乌镇放在一起作比较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19日,杭州西湖风景名胜区发布通告,宣布自2025年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将免票开放。

灵隐飞来峰宣布免票的次日,乌镇旅游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陈向宏则在最近的一场论坛活动中,又一次谈及了乌镇的门票问题。他表示,乌镇收门票,凭的不是“脸皮”,而是“凭我们的价值”。

免票之前,游客进入飞来峰景区需购买45元门票,进入灵隐寺需另行购买30元香花券。而根据乌镇旅游官网,乌镇西栅景区门票为150元、东栅为110元,东西栅景区联票则为190元。

作为一项政府决策,灵隐飞来峰景区免门票政策的出台,显然经历了一定时间的酝酿、论证以及充足的准备。而“乌镇掌门人”陈向宏在论坛上的发言,想必也不会是临时起意。两则新闻前后脚发生,无非是凑巧,但终是不免被人放在一起进行比较:一边是免票惠民,一边是坚持收费。孰高孰低,似是不言自明。

然而,依笔者之见,如此比较实属关公战秦琼,混淆了讨论的方向。

虽然同为一般认知中的“旅游景点”,但是必须指出,灵隐飞来峰和乌镇在属性上有着本质不同。免票的灵隐飞来峰,强调的是其公共资源和文化遗产的共享性;收费的乌镇,则更侧重于其作为旅游产品的商业价值。

灵隐寺与飞来峰石窟是承载了深厚历史、文化与宗教意义的国家级文保单位,具有强烈的公共属性和社会福祉功能。免门票,不仅降低了公众亲近文化遗产的门槛,同时亦能使其更好地履行作为公共文化空间的社会责任。而乌镇,尤其是西栅景区,则是“推倒重建”后进行统一运营管理的旅游度假产品。某种程度上甚至可被视作一个“江南水乡主题乐园”,与迪士尼乐园、环球影城无异,其售卖的是“沉浸式江南水乡体验”,而门票更像是“体验券”。

各花入各眼,乌镇的“水乡体验券”是否值150元、是否如陈向宏所说凭的是“价值”,消费者自有评说,同时也会用脚投票。事实上,对于乌镇并不算低廉的门票价格,舆论场上一直多有诟病,但是仅就目前来看,不免费的乌镇在长三角一众古镇中仍是“顶流”。

当然,乌镇的收费模式能否持续走下去,或许连一手打造的“乌镇模式”的陈向宏本人也无法轻易下定论。同样的,景区免门票亦绝非所谓“大势所趋”。若是将收费景点统统打上“逆历史潮流而动”的标签,未免过于武断。

站在宏观角度,旅游产业的进一步发展确实需要与单一的“门票经济”作别,通过开拓更丰富的营收渠道和变现方式,构建更具韧性的产业生态。然而若是具体到各个旅游景点,采取何种商业模式却并无标准答案。依靠门票作为主要收入来源的模式,的确传统,但也并非“不高级”。只要消费者愿意持续买单,那便足以证明是合理且可行的。

免费比收费好,这无疑是全体消费者最朴素的认知。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在“品质旅游”概念被愈发强调的当下,市场需要更多面相不同层次、不同需求的旅游产品供给。是否收费,不应该是衡量旅游景点或旅游资源优劣的唯一标准。公益的归公益,商业的归商业。免票与收费断无对错之分,关键在于定位是否清晰,公共资源应逐步回归公益,商业产品则需在市场规则下追求卓越。免费的灵隐飞来峰和收费的乌镇都游人如织、人头攒动,方才是旅游产业最理想的状态。

原标题:《何必把免门票的飞来峰与收门票的乌镇放在一起作比较》

栏目主编:陈抒怡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于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何必把免门票的飞来峰与收门票的乌镇放在一起作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