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荆州发布
近日
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白卉
做客《行风热线》直播间
就美丽荆州建设措施与成效
与市民朋友在线交流
前10月荆州市优良天数比例
同比提升6.6个百分点
近年来,荆州市生态环境局扎实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和流域综合治理,美丽荆州建设迈出了坚实步伐。
今年以来,全市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向好,1-10月多项核心指标实现突破。大气方面,PM2.5浓度同比下降5.2%,优良天数比例同比提升了6.6个百分点,其中7-9月优良天数比例100%,达到近10年以来最好水平。
水环境方面,全市36个国省控断面水质优良率达到86.1%,同比上升11.1%个百分点,与年度目标持平;24个国控断面优良率达到91.7%,同比上升8.4个百分点;长江干流荆州段水质连续6年稳定保持Ⅱ类标准,“长江大保护”成效显著;饮用水安全保障水平持续巩固,12个县级及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优良率保持100%;洪湖治理取得突破,总磷浓度控制在0.077mg/L。土壤方面,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得到有效保障。
白卉表示,这些数据的背后,是全市上下共同努力的结果,也为美丽荆州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
多举措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为持续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荆州市生态环境局坚持“三措并举”,助力美丽荆州建设。
蓝天保卫战精准施策。围绕工业源、移动源、燃烧源、扬尘源、餐饮源“五源共治”,打出综合治理“组合拳”。工业治理提质增效方面,全面推进重点涉气企业“创A晋B评C”行动,全市36家企业达到B级及以上绩效水平。
秸秆禁烧精准防控方面,建成“蓝天卫士”预警平台,实现监控全覆盖。创新推广肥料化、饲料化、燃料化、基料化、原料化“五化”利用模式,培育秸秆“收、储、运、加、销”一体化市场主体,从源头减少焚烧隐患。
移动源全链条监管方面,严格执行高排放非道路移动机械区域禁用和货车禁限行管理,在高速出入口完善禁行标志,中心城区增设禁限行抓拍卡口。
餐饮油烟综合治理方面,加快推进《荆州市餐饮服务业油烟污染防治条例》立法进程,建立油烟在线监测平台。推动168家机关企事业单位安装油烟净化设施。扬尘治理长效管控方面,全市145个在建房屋市政项目扬尘噪声监测设备安装率达到100%。
碧水保卫战系统推进。水资源优化配置方面,积极推进跨区域水资源调配工程,开展荆南四河清淤疏浚,恢复河道生态功能。建立流域水资源统一调度机制,保障重要河流生态基流。
流域综合治理方面,加快推进工业园区污水管网建设改造,严格落实雨污分流。加大水产养殖尾水治理力度,制定养殖池塘改造时间表、路线图。加强四湖总干渠沿线农业面源污染治理,严格控制季节性养殖废水排放。
水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建立水华预警预报体系,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开展水葫芦、水花生等外来入侵物种专项清理,实施福寿螺综合治理工程。饮用水源安全保障方面,加快备用水源地规划建设,构建多水源供水格局。
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土壤污染源头防控方面,持续开展全市重点建设用地开发利用监督管理工作,实现全流程监管。农村环境综合治理方面,建立健全农村生活污水治理设施运行维护机制,推广专业化、市场化运营模式。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统筹乡村生态振兴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洪湖市、松滋市美丽乡村建设整县推进试点。
编辑观点——
荆州市坚持“三措并举”绘就美丽荆州新画卷,交出了一份亮眼生态答卷。1-10月优良天数比例提升6.6个百分点,PM2.5浓度持续下降,长江干流水质连续六年稳定Ⅱ类,洪湖总磷浓度达到Ⅲ类标准……这些数据背后,是荆州用制度创新和技术赋能破解生态难题。从“五源共治”到“多水源供水”,从“创A晋B”到“水华预警”,让“长江大保护”变为可触可感的现实。这份成绩单,彰显了荆州坚持生态优先的定力,更印证了绿色发展才是城市竞争力的核心。
收听收看方式
每天8:00-8:30
打开963综合广播、荆州垄上频道
江汉风APP、荆州之声视频号
即可收听收看《行风热线》
节目直播期间
拨打0716-8527585、12345热线
或通过“荆州之声”公众号发送留言
即可参与节目互动交流
来源:荆州之声、荆州日报
编辑:李卓传鑫
责编:解秀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