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日本经济学家:高市早苗再不回头,恐使日本经济“全盘崩溃”

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编者按:本月以来,日本首相高市早苗的一系列争议举动引发广泛关注与担忧。她先是声称“台湾有事”或构成日本可行使集体自卫权的“存亡危机事态”,又流露出将修改“无核三原则”中“不引进核武器”条款等企图,严重破坏中日关系政治基础,更违背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高市的表态正对东亚和平稳定和战后国际秩序构成深刻挑战,也使得日本国内各界哗然。近日,日本股价持续下跌,反映出市场对中日关系恶化的忧虑。

对此,日本经济学家、Terra Nexus CEO田代秀敏接受专访时指出,高市早苗内阁近期的一系列举动给中日关系带来重大影响,或将给日本经济带来根本性打击,而与中国构建长期稳定政治关系才是日本的正确选择。全文整理如下。

作为长期观察日中经济与产业的人,我必须指出,高市内阁对中国和中日关系的认知,与现实严重脱节。如果不能树立正确认知,谋求与中国的长期稳定友好关系,将给日本带来灾难性后果。

2023年11月14日,在日本横滨拍摄的进出口汽车集散场地。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高市言论破坏日中关系,引发日本企业界恐慌

中国市场对日本究竟意味着什么?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个问题已经过时。现在,两国企业早已不是谁上谁下的垂直关系,而是“水平分工”关系。

日本和中国的企业各自制造自己擅长的部件,然后组装起来,形成产品。中国企业的产品中包含日本企业生产的部件,反之,日本的产品中也包含只有中国企业才能制造的部件。对于日本来说,中国早已成为“无法脱钩”的存在。

但是,双方对彼此的需要并不是对等的。中国的经济体量已是日本的近5倍。如果日中贸易、投资往来完全中断,中国固然会遭遇困扰,但对日本而言,仅是损失层面的问题了。毫不夸张地说,这对日本来说事关“生死”。

首当其冲的是影视行业。除了众所周知的近期日本电影暂缓在华上映外,电视剧行业亦可能受到冲击。如今日本的电视台在制作高成本连续剧时,都将在中国市场销售作为获取利润的前提,就连富士电视台等偏右保守媒体也不例外。如果电视剧的对华出口也受到影响,损失将是巨大的。

同样恐慌的还有旅游业。中国游客是日本旅游业最大客源(占外国游客总数的20%—25%),也是消费力很强的群体。中国游客锐减,日本的百货等零售业也将蒙受巨大经济损失。更重要的是,旅游和零售业是日本重要的“就业蓄水池”,特别是在人口过疏化的地方,非常依赖旅游业带来的经济利益和就业机会。如果失去中国游客,日本部分地区经济将遭到沉重打击。

5月15日,在日本东京,游客在惠比寿站附近的一座高楼内欣赏城市景观。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更为深层的风险在于供应链。几乎所有日本产业的供应链都与中国关联。如果供应链受到影响,日本企业将陷入无以为继的窘境。

再不回头,恐使日本经济“全盘崩溃”

2012年,日本“购岛”事件导致日中关系恶化,日本的机械、汽车产业受到重创,两国双边贸易直至2017年才显露回暖迹象。若本次事态发展同样严峻、持久,对日本的冲击远超13年前,甚至可能动摇日本经济根基。

这绝非危言耸听。

首先,日中产业融合深度今非昔比。2012年时,多数中国企业还处于为日本供应零部件的阶段。但短短十余年,中国企业极速成长,正如前文所述,日中之间已形成“水平分工”,许多日本企业生产部件的最大买家是中国。倘若失去这个大买家,日本不少工厂或将被迫停工。

7月3日,在日本横滨一处港口拍摄的待售车辆。新华社记者 贾浩成 摄

这种融合从金融市场的变化中亦可见一斑。过去,日本股市中有“中国关联股票”这一分类,汇集了与中国贸易关系密切的上市企业。而今,多数上市企业都与中国存在业务关联,这一分类也失去了意义。

其次,中国自身技术实力今非昔比2012年,日本业界尚能抱有“中国离不开日本关键部件”的希望,但如今,我们从中国企业的芯片研发案例中就能发现,如果买不到,中国完全有可能自己造。英伟达CEO黄仁勋力促恢复对华芯片销售,核心考量之一就在于担忧美国限制措施反而加速了中国AI芯片自给进程,导致英伟达错失中国市场。日本企业亦然:一旦日中经贸“脱钩”,中国企业将全面推进自主制造,那么日本企业就有可能永远失去这个“大买家”。

第三,日本面临内外环境今非昔比2012年,日本尚可指望美国市场消化自己的部件,但如今,美国本土制造业已经显著衰退。以iPhone为例,目前唯一在美国生产的部件只有康宁公司的玻璃屏幕和外壳,而这也只是为了“应付”特朗普。日本已无法如过去那样向美国大规模出口部件。

与此同时,日本国内正面临物价高涨、日元持续贬值和经济增长乏力的困境,第三季度又在美国关税政策冲击下再现GDP负增长。在此情况下,若日本不能与中国保持稳定的经济联系,或将陷入严重的经济衰退。

日本需要长期稳定的日中友好关系

在我看来,高市政权恐怕还停留在上世纪90年代的“旧梦”里,那时,日本经济还拥有“压倒性优势”。他们没有真正理解,如今日中产业已处于“水平分工”的“对等立场”,而且日本对中国的依赖程度更高。

放眼亚洲,中国的影响力也早已超过日本人固有认知。澳大利亚智库洛伊研究所近期发布的“东南亚影响力指数”显示,中国是东南亚地区最具影响力的伙伴,美国以微弱差距位列第二,而日本仅居第三。

高市内阁应该认识到,对日本而言,日中关系远比日美经济关系重要。所谓的盟友美国以降低单方面征收的“对等关税”为条件,迫使日本为美国政府指定的美国国内领域投资5500亿美元,其中90%的收益将归美方所有——这已完全背离正常的经贸合作。而中国不会这样做。

2024年3月19日,在日本东京拍摄的日本银行总部。新华社记者 张笑宇 摄

因此,为了日本自身的发展,也为了东亚地区的繁荣,唯一正确的选择就是与中国构建长期稳定的政治关系。11月17日,日本经济团体连合会会长筒井义信在与高市早苗会见后接受记者采访时也表示,“经济交流的前提是政治关系稳定”。

高市内阁亟需正确认识中国与日中关系。

来源:聚焦中国ChinaFocus微信公众号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日本经济学家:高市早苗再不回头,恐使日本经济“全盘崩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