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9日,陕西科技大学举办“追光・逐路・向未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青春叙事”主题红色情景课堂展演,这也是学校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
本次展演以“理论+艺术+实践”的融合模式,通过舞蹈、情景剧、快板、合唱等11个原创节目,生动呈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百年历程。
舞蹈《红船向未来》以极具张力的肢体语言再现红船破浪前行的壮阔意象,诠释“红船精神”的时代内涵;情景剧《红船远航》《遵义曙光》《窑洞灯火》等通过青年学生的沉浸式演绎还原历史场景,重现中国共产党在不同历史关头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引的重大抉择历程;《向北平进发》聚焦“进京赶考”的庄严时刻,诠释“两个务必”的时代价值;《烈火中永生》通过江姐等革命先烈故事,彰显“理想信念高于天”的信仰力量;《激情岁月》以1956年党的八大为背景,展现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步成果;《春天的故事》以普通群众生活变迁呈现改革开放“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伟力;《大山的女儿》则以“时代楷模”黄文秀事迹为蓝本,呼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部署。展演在合唱《复兴之歌》的激昂旋律中推向高潮,传递出新时代青年与时代同行的坚定决心。
《红船远航》参演者薛浩然说:“从觉醒到奋斗,先辈们用热血践行初心,让我懂得今日幸福生活来之不易。”《向北平进发》参演者朱海源表示:“先辈们在历史转折关头的远见,让我理解‘居安思危’的深意。”《烈火中永生》参演者康健源认为,活动不仅深化了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解,更锤炼了团队凝聚力。
陕西科技大学党委副书记王道安表示,红色情景课堂是一堂有温度、有广度、有深度的思政金课,是学校推进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的生动实践。学校要紧紧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发挥思政课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主动识变应变求变,持续推动改革创新。要完善协同育人机制,凝聚育人合力,引导师生在沉浸式体验中坚定信念、汲取力量,培养更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近年来,陕西科技大学持续打造“红色情景课堂”品牌,通过“课堂+舞台”“理论+实践”的模式,打破传统思政课教学边界。自2019年起,已连续推出多场主题展演,成为思政课“专题化教学、项目化实践、多元化考核”综合改革的重要成果。未来,学校将不断创新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持续探索“大思政课”建设路径,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群众新闻记者 吕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