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凝心聚力 做乡村科学教育“合伙人”

(来源:经济日报)

转自:经济日报

近日,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科技教育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首次明确将“科技教育”作为破解当前教育难题、完善创新人才培养体系的关键举措。11月20日,在由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主办,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东北师范大学中国农村教育发展研究院联合主办的“2025年乡村教育发展论坛”上,“科学教育可持续推进”成为与会嘉宾热议的焦点。

“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之中,唯创新者强,唯创新者进,唯创新者胜。”中国工程院院士,清华大学化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金涌表示,高质量教育要满足国家发展的需求,我们不是要把每个学生都培育成科学家,但是科学家精神是每个人都需要的。在他看来,乡村科学教育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让科学家精神在乡村孩子心中生根发芽。

北京师范大学科学教育研究院院长郑永和介绍,近年来,相关部门从学段一体化、主体多元化和要素现代化等方面持续推动科学教育建设,呈现出关注公平优质、侧重探究实践、重视协同部署、强调科技赋能等特点。但是,县域科学教育仍面临资源配置不均衡、教师专业素养有待提升、校内外课程与活动质量需要加强等方面的不足。

破解这些难题,亟待打破资源壁垒,汇聚社会合力。《意见》明确,引导科技企业和公益组织参与学校科技项目开发、实践指导、资源供给。2023年,中国乡村发展基金会发起科学启航项目,通过打造科创空间、开展科学课程、支持科学活动等举措,把科学精神的种子悄然播撒在无数孩子心中。

一套套物质科学、生命科学、太空探索、大国重器的主题课程引发了孩子们探索未知的强烈兴趣;一个个科技感强、设备齐全的科创空间成为孩子们玩发明的魔法基地;一系列丰富多彩的科创活动让孩子们的奇思妙想能从教室走上更大舞台……截至今年10月,科学启航项目已惠及12省份629所学校,累计开课4995节,开展活动10437余场,17.05万师生从中受益。

随着越来越多高校、研究机构、企业、社会组织成为乡村科学教育的“合伙人”,促进科学教育公平的步伐愈发扎实。腾讯SSV数字教育实验室通过“平台+技术+连接”模式扩大优质资源覆盖面;北京九坤公益基金会采取“综合举措+整县推动”的模式实现深度变革;平江县作为全国首批科学教育实验区,充分利用“智惠教室”项目资源,提升师生数字化应用和创新思维。

“公益力量通过资源链接、机制创新、技术赋能等方式有效弥补了县域科学教育短板。”郑永和观察到,有的社会组织通过加强与高校的合作,增强课程设计的科学性和专业性;有的则是通过与当地教育主管部门合作,保障教学课程的落地,起到了持续赋能的作用;还有的积极发挥自身的技术和平台优势,增强了特色化科学教育资源和工具的供给能力。

郑永和建议,有条件的社会力量可继续通过资金支持、骨干教师培训、链接外部专家资源等方式支持当地围绕特色产业和自然资源挖掘科学教育资源,打造“身边的科学教学”;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的合作,加大力度倡导科技工作者投身科学教育,为县域中小学生参观实验室、车间等提供渠道,为学生搭建通往真实科技场景的桥梁。(经济日报记者 康琼艳)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凝心聚力 做乡村科学教育“合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