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天津发布
露凝霜重渐倾欹
宴赏才过小雪时
今日9时35分
我们迎来
小雪节气
这个时节
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寒意来袭
穿秋裤是北方人对冬天最起码的尊重
而南方虽然还有些许绿意
但也出现明显降温
小雪的“雪”
究竟是什么“雪”
天气预报中的小雪,通常指24小时降雪量0.1毫米至2.4毫米,或12小时降雪量0.1毫米至0.9毫米,强度较小的降雪。小雪节气是一个气候概念,它代表的是小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寒流活跃、降水渐增,是寒潮和强冷空气活动频数较高的节气。气象上将雨、雪、雹等从天空下降到地面的水汽凝结物,都称为“降水”。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寒未深且降水未大,故用“小雪”来比喻这个节气期间的气候特征。
这一时间段,东亚地区大气环流经向特征明显,冷空气频繁活动,强度逐渐增强,西伯利亚作为影响我国的主要冷空气来源地,将在天气预报中越来越频繁地被提及。此时的冷空气,常常会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大范围的大风和降温天气,北方一些地区还将迎来降雪。我国黄河中下游平均初雪期基本与小雪节气时令一致,开始有雪花飘落,而长江流域的初雪要晚一些。小雪时的“雪”有可能是雪,也可能是雨,取决于当时的温度条件。
迎小雪
天津官宣入冬
小雪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在小雪到来之际,天津也悄然入冬。据天津气象消息,根据气象监测数据显示,11月14日,天津市中心城区进入气候学标准的冬季。
按照《气候季节划分》国家标准,依据当年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在首次连续5个满足小于10℃的滑动平均值所对应的日平均气温序列 (9天)中,按第一个小于10℃的日期作为冬季起始日。
截至11月17日,天津市中心城区已出现1个5天滑动平均气温序列(11月13-17日)低于10℃,其中11月14日平均气温为9.8℃。结合中心城区未来气温预报,判定11月14日为天津市中心城区2025年入冬日。
据历史资料统计显示,天津市中心城区常年入冬时间为11月5日。今年入冬时间较常年偏晚9天,较去年偏早3天。历史上入冬最早的是1986年,入冬时间为10月17日;最晚的是2020年,入冬时间为11月19日。
下周我市将有两股冷空气影响我市
给我市带来大风降温天气过程
下周一(24日)第一股冷空气到来
届时风力将增大至4-5级
阵风可达6-7级
市区最高气温下降至9℃
最低气温降至-1℃
下周四(27日)第二股冷空气补充
风力更加强劲
将带来西北风5-6级
最高气温再度下降至6℃左右
体感温度还将低于实际气温3度左右
大家注意做好防寒保暖措施
提前准备好厚羽绒服、帽子、手套~
小雪的农事活动
小雪有三候:一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意味着天气越来越冷,人们也开始为即将到来的冬天做准备。
北方地区小雪节气以后,果农开始为果树修枝,以草秸编箔包扎株秆,以防果树受冻。且冬日蔬菜多采用土法贮存,或用地窖,或用土埋,以利食用。俗话说“小雪铲白菜,大雪铲菠菜”,如果误了农时,那就“小雪不收菜,冻了莫要怪”了。白菜深沟土埋储藏时,收获前十天左右即停止浇水,做好防冻工作,以利贮藏。尽量择晴天收获,收获后将白菜根部向阳晾晒3~4天,待白菜外叶发软后再进行储藏。
在南方,小雪节气仍是秋收秋种的大忙季节,除收获晚稻外,秋大豆、秋花生、晚甘薯也都要相继收挖。小雪是小麦播种的关键时期,应在小雪后三五天播种完毕。因为这时气温尚高,日照充足,有利于出苗。播种时应施足基肥,遇干旱要及时灌水和中耕除草,对播种时未施基肥或基肥不足的,要及时追肥。小麦种完后,就要抓紧播种大麦,大麦的生育期比小麦短,迟播早熟,适应性广,可适当多种,单、双季稻田均可以种,并不影响早稻的适时播种。
小雪,我们吃点啥
各地在小雪节气里的习俗大都与吃有关,毕竟在寒冬季节,吃好饭是最重要的事。
“冬腊风腌,蓄以御冬。”小雪节气后,气温急剧下降,天气变得干燥,是腌制蔬菜、加工腊肉的好时候。在北方,多把大白菜、萝卜、土豆等存入地窖,腌制咸菜或积为酸菜;南方则开始动手灌香肠、做腊肉,把多余的蔬菜、肉类用传统方法储备起来,等到过年时享用。
《诗经·七月》中说:“十月获稻。为此春酒,以介眉寿。”农历十月田间的稻谷收割了,用新米新谷酿制春酒,拿去为老人祝寿。其中,“春酒”指的就是冬天酿造,春天出窖的酒。民间自古就有冬季酿酒的习俗,称为“冬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