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更大重塑压力

图为巴西塞阿拉州佩森港的集装箱货轮和集装箱码头。

新华社记者 王天聪摄

日前,世界贸易组织发布《二十国集团贸易措施第32次监测报告》指出,在2024年10月至2025年10月这一时间段,二十国集团(G20)出台大量贸易措施,其中184项为贸易便利化措施,覆盖了2.05万亿美元贸易额;185项为限制性措施或可能限制性措施,覆盖2.9万亿美元贸易额。报告指出,自2009年贸易监测机制建立以来,以限制性为主的其他贸易和贸易相关措施覆盖贸易额首次超过了贸易便利化措施覆盖贸易额,标志着二十国集团贸易政策方向发生重要结构性变化,体现了当今全球贸易面临保护主义系统性抬头。

贸易便利化措施有效缓解关税政策冲击。报告指出,在这一统计期内,二十国集团出台了184项贸易便利化措施,数量为近10年第二高。覆盖贸易额2.05万亿美元,较上一期的1.07万亿美元近乎翻番。其中进口便利化措施129项,占70%,覆盖进口贸易1.90万亿美元,占二十国集团进口总额的10.5%。上述措施中有相当一部分与2025年年初以来的全球贸易政策冲击相关,包括对美关税变动采取的适应调整政策等。报告指出,二十国集团采取了多样化的贸易便利化措施,包括降低或取消进口关税、降低或取消出口关税、简化海关程序、放宽或取消出口数量限制等,一定程度上起到了缓解供应链压力、降低生产成本、促进出口供给或配合国内产业政策、提升货物流动速度等积极作用。报告认为,有关贸易便利化措施的出台实施,是2025年全球贸易未出现急剧下滑的原因之一。

贸易限制性措施加剧贸易环境不确定性。报告共记录了185项贸易限制性或可能限制性的措施,创下了贸易监测措施自2009年启动以来的最高纪录,覆盖贸易额高达2.90万亿美元,较上一期8290亿美元规模大幅增加。其中进口受限贸易额高达2.60万亿美元,为上一期5980亿美元的4倍多。报告还指出,高达2.35万亿美元的贸易受限额与2025年年初以来的美国贸易政策直接相关。限制性措施在类型上包括加征进口关税、海关程序复杂化、设定进出口数量限制等。报告称,美国是推动限制性贸易措施的核心驱动力,其采取的措施包括但不限于对加拿大、印度、巴西等多国实施25%至50%的额外进口关税,停止所有国家的低价值免税进口豁免,对铜、木材、家具等产品实施新关税,以及与部分国家签署框架协议。报告指出,限制性措施对二十国集团进口的影响迅速扩大,进口受限比例在1年之内从12.9%大幅跳升至22%,反映关税链式反应正在累积。

全球贸易政策方向迎来长期性结构性调整。报告指出,贸易限制性措施在覆盖贸易额上首次盖过便利化措施,反映的是“系统性外溢影响”而非某一国家的孤立行动,表明保护主义政策正逐渐抬头,而不是短期震荡。限制性贸易政策加剧、保护主义扩散蔓延、国家安全因素驱动行动增加,上述趋势共同反映出当前全球贸易正面临更高的不确定性。报告还指出,限制性措施激增,揭示了更广泛、更深层的保护主义风险,尽管当前影响温和,但未来存在更大不确定性。未来贸易体系面临更深层的风险包括供应链再分化、区域阵营化加强、中长期贸易放缓风险加剧等。报告称,贸易限制性政策的增多,正在迫使各国强化区域贸易安排及双边框架协议谈判,其背后逻辑在于随着限制性措施规模超过便利化措施,各国转向“以区域协定抵消全球贸易环境恶化”,效果上进一步削弱多边主义的相对地位。报告还指出,限制性措施压过便利化措施,也让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更大的重塑压力,虽然当前仍有72%的全球贸易仍依赖世贸组织规则开展,但世贸组织改革压力正在日益增大。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多边贸易体系面临更大重塑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