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云南日报
走进昆明三川电线电缆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成排的巨型电缆卷在厂房里延伸铺展,拉丝机匀速运转,将铜杆拉伸成不同规格的线芯。成缆区里,数根绝缘线芯被绞合为一体,包覆上阻燃护套,最终卷绕成整齐的电缆盘,被迅速发往全国各地生产建设一线。
当下,这里正是连轴转的节奏:过去24小时,生产线的轰鸣没断过,工人分班值守,要赶在节点前把订单逐一交付。公司董事长郭松川介绍,从2008年在昆明一片荒地上起步,三川电缆如今已成长为国家级绿色工厂和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在三川电缆,科技创新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企业的‘心脏’和‘大脑’。”郭松川介绍,企业每年将销售收入的10%投入研发,组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并与昆明理工大学等高校共建“那靖专家工作站”,打造人才培养基地和现代学徒制教育基地。“比如,高分子绝缘材料以前依赖省外采购,如今我们成立公司专攻这项技术,绝缘性能提升了12.3%,成本更可控,产业链更稳定。”
经过多年积累,三川电缆逐步突破轨道交通专用电缆、矿物质绝缘电缆、新能源汽车高效充电桩电缆等高端产品的技术壁垒。其中,“高性能轨道交通用直流牵引电缆”获得云南省专利奖二等奖,不仅在国内市场站稳脚跟,更远销东南亚、南亚、中东等地区,显著提升了中国电缆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
郭松川表示,公司所有产品均通过国家电网入网认证,外贸产品还取得欧洲合格(CE)认证和美国保险商试验所(UL)认证,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随着产品竞争力不断增强,三川电缆的产业链也在不断延伸。企业从最初的电线电缆制造,向上游延伸至高分子材料研发,向下游拓展至高低压成套设备、充电桩及换电站领域,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布局。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持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方向。郭松川介绍,绿色是三川电缆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企业从研发、生产到管理,构建了一套完整的绿色制造体系:在研发端,推行“绿色设计”,从源头确立产品的环保基因;在生产端,以绿色工厂为载体,通过技术改造实现制造过程的清洁化、循环化和低碳化;在管理端,通过体系化和数字化手段,确保绿色理念持续落地。这种系统化的实践,让三川电缆荣获云南省“双碳”贡献奖。
未来,三川电缆将坚持“数字智能”与“绿色零碳”双轮驱动,一手抓科技创新,一手抓品牌全球化,努力从一个制造实体转型为一个能够引领产业、赋能区域、贡献社会的生态型组织。(记者 杨抒燕 李承韩)
责任编辑:罗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