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附中管庄学校五(7)班 查晓曦
最近我看了一本书,书名叫《穿T恤听古典音乐》,作者是上海音乐学院的田艺苗老师。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古典音乐世界的大门,让我发现那些曾经觉得高不可攀的音符里,藏着无数闪闪发光的宝藏。
书中那些音乐家的故事让我看得着迷,其中我印象最深的是“音乐勇士”贝多芬。这位创作出《命运交响曲》的大师,小时候是个在莱茵河边撒欢奔跑的“皮孩子”——只要无人看管,就会滚下莱茵港防波堤,到江边奔跑玩耍,有时不知不觉沿着堤岸跑得老远。贝多芬成年后听力渐渐衰退,但坚持创作。创作时,他把木棍的一端顶在琴箱上、另一端咬在嘴里,利用骨传导原理传递声音。这样的情景让人想来为之动容,这也正是《命运交响曲》如此打动人的原因吧。
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每一首经典曲目背后都藏着一个动人的故事。肖邦把对祖国的思念化作《夜曲》里的繁星点点;莫扎特用《G大调小提琴奏鸣曲 KV301》表达对已逝母亲的深切怀念;巴赫为他的学生哥德堡创作的《哥德堡变奏曲》竟然是一首“催眠曲”,长期受失眠困扰的凯瑟琳伯爵需要用它来助眠。
爸爸说,音乐就像会说话的彩虹,每个人的感受都不一样。当《月光奏鸣曲》响起时,我的妹妹感受到了月光在跳舞,而我却觉得像是妈妈哼唱的歌谣。
现在的我,已经养成了日常听古典乐的习惯。看书时会放轻快的《糖果仙子》,仿佛有小精灵在帮我翻书页;下雨天我最爱听维瓦尔第的《四季》,只要轻轻闭上眼睛就能看见春姑娘在雨丝里转圈圈。爱上古典乐后,“跌宕起伏”“余音绕梁”这些词语在我作文中出现的频率更高了。这些都是古典乐带给我的神奇礼物。
《穿T恤听古典音乐》这本书让我发现,古典音乐其实并不高冷,我们都能透过乐曲与音乐家的感情产生共鸣。音乐就像住在我们心里的朋友,可以照亮我们的成长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