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核问题闹大,伊朗脾气“炸”了。
美欧提出决议
11月20日,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投票通过了美英法德共同推动的伊朗核问题决议,要求伊朗按联合国要求开放核设施、提交完整信息。
这次投票中,34个成员国态度明确,中国、俄罗斯、尼日尔明确投反对票,巴西、印度等12个发展中国家弃权。这一结果很直观,大国间的立场对立也彻底摆上台面。
这一决议的出台并非偶然,而是近期伊核问题局势持续升级的直接产物。
今年6月,以色列和美国联手空袭伊朗受IAEA监督的核设施,伊朗当即暂停合作,核查人员7月初全部撤离,双方合作陷入停滞。此后两个月,双方通过埃及的 “密集外交斡旋” 重启接触。8月IAEA 高级官员首次访伊破冰,9月9日伊朗外长阿拉格齐与 IAEA 总干事格罗西在开罗正式签署协议,埃及外长阿卜杜勒阿提全程见证并促成共识。这一协议被格罗西称为 “朝着正确方向迈出的重要一步”,也是冲突后伊核问题回归外交轨道的首个实质性进展。此协议当时还被视作局势缓和的转机。
可好景不长,9 月底,美英法德强推联合国重启对伊 “快速恢复制裁机制”,引发伊朗强烈不满并再次终止合作,成为此次决议出台的直接导火索。
伊朗就直接“掀桌子”
决议刚通过,伊朗这边一下子就炸了。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发表声明予以谴责,称美英法德“无视伊朗的互动和善意,损害了国际原子能机构的信誉和独立性,并破坏了该机构与伊朗之间的互动与合作进程”。
紧接着,伊朗方面直接停了和国际原子能机构的合作。阿拉格齐表示,针对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发布反伊朗决议,伊朗宣布旨在恢复伊朗与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的开罗协议不再有效。
显然,这次美欧四国又强行推这个对抗性的决议,成了最后一根稻草,彻底惹毛了伊朗。
在伊朗看来,伊朗一直认为自己是和平利用核能,没有别的心思,但美欧老盯着它施压,让它觉得自己的正当权利没保障。这次叫停开罗协议,就是明着说 “我不吃你这一套”,以后要不要跟国际原子能机构合作,还得重新想想。
各方心理
美欧四国:美国一直把伊朗当成中东地区的对手,想通过施压让伊朗不敢放手发展,遏制它的影响力;欧洲三个国家虽然以前和美国在伊核问题上有不同意见,但现在考虑到自己的安全和能源利益,还是跟美国站到了一起,本质就是想通过这个决议牵制伊朗。
中俄等国:中国和俄罗斯投反对票,就是觉得 “靠武力和对抗解决不了问题”,觉得应该用温和点的方式处理,尊重伊朗和平用核的权利。只能通过聊天谈判、在国际原子能机构的框架内合作,才能把这事解决好,这也是在维护公平和地区稳定。
不管怎么说,美欧与伊朗的对抗升级,直接增加了中东地区军事冲突的风险,本就紧张的局势雪上加霜。而国际社会的立场分歧,也让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的难度变大。美国在“极限施压”和“战略收缩”间摇摆,既想遏制伊朗又不愿直接冲突;英、法、德陷入两难,既想维护核不扩散体系,又不得不配合美国战略,最终推动制裁和决议导致合作破裂。
19日,阿拉格齐曾表示,伊朗绝不接受“零浓缩铀”。伊朗在铀浓缩方面已经付出了巨大的物质和精神代价。伊朗认为,接受任何将浓缩铀比例降至零的协议“都是叛国行为”,伊朗绝不接受。
伊朗身边既有以色列这样的核大国,又有美国的军事基地,安全环境本就紧张。对伊朗来说,浓缩铀技术不只是 “工业能力”,更是 “安全筹码”。美欧这样强行上强度,就算为了一张脸,伊朗政府怕是也会坚持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