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信网络诈骗手段持续翻新,小众通联 APP逐渐被不法分子利用,成为诈骗链条中的关键一环。近日,北京市网信办、市公安局、市通管局依法联合约谈18款小众通联 APP运营主体,通报其存在的涉诈风险,责令限期整改,切实履行主体责任。
依据《反电信网络诈骗法》《网络安全法》等法律法规,三部门提出明确管理要求。一是全面落实实名制。在与用户签订协议或确认提供服务时,依法要求用户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用户不提供真实身份信息的,不得提供服务。二是完善监测识别机制。对利用其服务从事涉诈支持、帮助活动进行监测识别和处置,对监测识别的涉诈异常账号立即重新核验,并根据风险等级采取限制功能、暂停服务等处置措施。三是健全内部管理制度。完善反诈内部防控机制和安全责任制度,防范被不法分子利用。积极配合监管执法工作,为公安机关办案提供技术支持和协助。四是加强反诈宣传提示。在 APP注册、使用环节的显著位置,通过公告栏等方式加强反诈宣传,提高用户反诈意识。同时,完善用户投诉通道,及时受理处置用户举报。
下一步,三部门将继续加强协同配合,全面开展网络巡查与执法检查,对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相关主体,依法予以行政处罚,通过各方协同发力,有效遏制电信网络诈骗,守护人民群众“钱袋子”。同时,也提醒广大用户,提高反诈意识,时刻保持警惕,不点击未知链接,不下载安装陌生 APP,不向陌生账户转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