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产继承,是法律层面的“身后事”,更是考验亲情的“试金石”。11月20日,武功法院通过委派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并进行司法确认,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遗产继承引起的家庭纠纷,从根本上解决了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冲突问题,更巧妙地修复了断裂的亲情纽带,充分展现了司法的温度与力量。
原告与被告因其兄长去世后,名下留有银行存款及公积金引起纠纷,双方多次协商无果后,原告无奈诉至法院。武功法院在受理案件后,考虑到双方系亲属关系,直接开庭审判可能导致矛盾进一步激化、亲情难以维系。为推动纠纷实质性化解,在征得原告同意后,将案件委派给调解员,开展先行调解工作。初期各方情绪激动、互不相让,深厚的亲情在利益面前岌岌可危。随后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及法官凭借丰富的群众工作经验,辩法析理、动之以情,劝说双方感念亲情,以和为贵,并努力寻找各方利益的切合点,提出相应的调解建议。通过耐心细致的沟通交流,最终双方达成一致调解协议。并依据当事人的申请作出了司法确认裁定书。至此,双方当事人的手重新握在一起,回忆着一起长大的时光,眼角闪烁着释然与感动的泪光。
近年来,武功法院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司法理念,通过“先行调解+司法确认”的模式,将案件化解在诉讼之外,在发挥柔性调解优势的同时也具有强制执行效力,不仅节约了司法资源,还推动了纠纷从“终端裁决”向“源头治理”的实质转变,切实回应了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
法官说法
司法确认调解协议制度:经依法设立的调解组织调解达成调解协议,申请司法确认的,由双方当事人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提出。人民法院受理申请后,经审查,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调解协议有效,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或者未全部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不符合法律规定的,裁定驳回申请,当事人可以通过调解方式变更原调解协议或者达成新的调解协议,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作者| 宋欣怡
编辑| 李娟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