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质量新闻网讯(记者 许创业)深圳先进院1.7秒可实现高清大片修复的“HYPIR图像修复大模型”、视爵光旭Xmk3创意柔性屏可进行±45°大角度弧形调节、洲明科技推出的纹理屏可以实现与周边建筑浑然一体……在刚刚结束的第二十七届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上,深圳多款超高清显示相关产品因其先进的技术和性能而受到广泛关注。记者走访多家深圳超高清显示企业发现,作为全国超高清产业发展高地,深圳市近年来以标准为引领,构建从技术研发到场景应用的全链条标准生态,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为相关产品和技术的更新迭代提供了重要支撑。
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副秘书长孔令广表示,深圳超高清产业经过多年的发展,涌现出大量标杆企业,在采编、传显等环节都制定了较为完善的先进标准体系。在超高清显示产业的关键技术领域,深圳企业制定的多项标准也填补了国内国际标准空白。
由创维数字参与并全程推动的国际电信联盟(ITU)标准 ITU-TJ.1292《支持超高清视频和虚拟现实服务的有线机顶盒功能要求》,目前已正式成为国际标准。据创维新世界硬件研发总监郭利华介绍,前些年,超高清与XR技术融合已成为行业趋势,但相关国际标准尚属空白,导致了信号传输协议不统一、XR内容播放卡顿等问题频发。创维迅速组建专项团队,联合多方推动了标准的立项,开展国内技术认证,推动相关标准在2025年初正式获批,填补了行业空白。
打造“世界最大LED网状飞天屏”的御光公司,已参与制定2项国际标准、3项国家标准,其主导的《打印显示薄膜均匀性测试方法》国家标准,为打印显示技术突破提供关键支撑。御光董事长朱龙山坦言,相关标准的制定出台,为御光技术突破、产品质量提升和市场开拓提供有力保障。
目前,在标准制定中,深圳超高清显示企业间也逐渐形成了更为紧密的协作。据了解,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目前已制定60余项超高清领域标准,会员单位中60%来自深圳,形成强大的产业合力。其中,深圳市8K超高清视频产业协作联盟联合十余家企业开展技术攻关,研发出GPMI接口标准,助力国产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这种分工协作、共同参与标准制定的模式,让深圳超高清产业标准生态愈发完善,加速推动技术成果和创新场景的落地。
为支持和鼓励企业在先进标准制定上取得更大成绩,2023年,深圳市在超高清显示领域开展“深圳标准”认证工作,通过“标准先进性评价+企业自愿性申请”的创新认证机制,激发企业参与标准建设的动力。截至目前,深圳超高清显示领域已有21家企业获得40张“深圳标准”认证证书,形成“时时讲标准、处处重标准”的良好氛围。
“我们构建了全链条标准化的技术体系,将创新成果转化为专利和标准,积极地参与了深圳标准认证,并成为‘深圳标准’认证获证企业。”深圳市康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政务总监齐哲表示。这种以认证促提升的模式,不仅提升了单个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也带动更多企业参与到先进标准的制定中来,为深圳超高清显示产业的高质量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以先进标准为引领,深圳超高清技术正加速应用到家庭娱乐、医疗教育、文化体育等多元场景。在医疗领域,深圳企业研发的超高清医学影像技术已实现临床应用,为精准诊断提供有力支撑;在文化体育领域,4000平方米的DN系列显示屏亮相第九届亚冬会开幕式,将冰雪美学与数字技术深度融合;在安防与政务领域,超高清屏的应用,实现画面与业务系统的无缝对接,有效提升了应急处突能力。
立足新发展阶段,深圳以标准引领超高清显示产业发展的模式,也带动了越来越多企业参与到先进标准制定和“深圳标准”认证中来,有效推动了标准化与科技创新互动发展,为全球超高清显示产业发展贡献更多“深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