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些针对经典文学形象和动画主角的AI魔改视频频繁现身网络平台,在部分青少年群体中掀起一轮流量热潮。从现实影响来看,AI魔改内容对青少年的危害是多维的,不仅造成审美降级与情感钝化,还会扭曲其道德和价值观念,构成一种利用技术优势对未成年人实施的系统性侵害,违背了“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
AI魔改现象是AIGC(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浪潮下,对未成年人权利保护提出的一个重大挑战。要有效治理这一现象,网络平台和相关企业应当承担起作为“守门人”的法定责任。
网络平台是AI魔改内容传播与变现的首要场域,必须承担起“防火墙”责任。平台应履行算法与推荐的向善责任,杜绝以流量为导向向未成年人推送低俗、暴力内容,确保算法遵循“儿童利益最大化”原则;要落实内容与模型的清污责任,主动运用技术手段清理存量“赛博垃圾”,并从源头严控AIGC生成不良信息;要强化“青少年模式”的内容净化功能,确保内容池纯净适龄,彻底屏蔽AI魔改类视频;还需承担商业链条的防护责任,禁止相关账号借助此类内容挂载商品或带货,同步屏蔽关键词并清理违规商家。
相关企业作为内容与产品的源头,必须承担起守法与自律的责任。在生产与设计环节必须建立儿童保护机制,主动拒绝生产和设计怪诞、低俗、侵权化产品;线下销售环节应履行进货查验义务,杜绝有害周边进入校园市场;线上销售环节则需平台落实自清责任,依法及时下架违规商品,否则将面临处罚。
要从根本上治理AI魔改问题,亟须构建一个由政府监管、企业主责、家庭监护、学校教育共同组成的“四位一体”社会共治体系。只有政府、企业、家庭、学校四方协同、环环相扣、各尽其责,才能真正织密未成年人的保护网,将AI魔改这类“精神毒品”彻底隔绝在未成年人的成长环境之外。 据法治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