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教育,让每一份努力开花结果”这是旬阳市城关镇实验学校副校长兼音乐教学的刘炜老师的履职路上的铮铮誓言;多年来,她反复打磨课堂,赋能学生。将难懂的乐理知识编成小儿歌来充实课堂;将旬阳地方文化元素汉调二黄引入课堂;将“竖笛”这种轻便易操作的小乐器带进课堂,启发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和成长。
多年来,她经常策划活动,赋能学生。牵头组建了葫芦丝社团、舞蹈社团。定期开展“体育科技文化艺术节”“合唱比赛”“经典诵读”活动。协调相关部门,开展“致敬火焰蓝 走进消防队”“河小青保护母亲河”等实践活动。2024年6月,她撰写的通讯稿“旬阳市城关实验学校多举措开展‘孝义文化’主题实践活动”在陕西省西部网发表。
多年来,她积极帮扶引领,赋能教师。2014年她荣获“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称号;2016年在执教的音乐课《妈妈的心》荣获国家“一名师一优课”平台部级优课。取得荣誉后,主动承担音乐教师“传帮带”工作,积极响应上级号召参加乡村走教活动,帮助多名音乐教师提升教学能力。
她不仅是教书育人的老师,也是为民发声的代表!2019年,她从城关小学调入实验学校。面对艺术资源的匮乏和生源质量的堪忧,他没有退缩。她始终相信,音乐一定能够叩开孩子们紧闭的心门。于是她发起了“音乐点亮星空”的公益项目,定期组织有爱心的音乐教师和志愿者,为孩子们“送教上门”。截止目前,已经服务留守儿童、特殊儿童50余人次,收集到“艺术课程开设意见”“改善学校艺术教育设施”等群众关切的议题进行整理并在镇人代会上进行提交。
教学中她用细心、耐心、专心对待每一个学生。2022年,在一次参加走教课堂期间,她无意间发现她了一名叫妮妮的留守女孩。年仅10岁还要带着 8岁的妹妹上学生活,一次上课时,她注意到这位“百灵鸟”般的声音准确的旋律来自这个朴素的妮妮。 之后她便持续关注、辅导这个叫“妮妮”的孩子,后来的妮妮也越来越自信、开朗、阳光了,学习上也在持续进步。除了妮妮还有洪宇等更多的孩子因为艺术因为刘炜老师的耐心指导而变得越来越好。
在当选镇二十届人大会以来,她共向镇政府提交20余条建议。其中,“加大农村学校艺术教育投入”“注重城乡艺术师资的均衡发展”“关于在全镇小学普及小乐器的提案”等多条建议都被采纳并实施。目前,在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该市艺术教育专兼职教师达300余人;各学校艺术教育配套设施正在逐年改进和完善。刘炜老师正用她的行动与担当践行着一名人大代表的责任与担当。
编辑| 李娟
责编| 志寿
审核| 姚启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