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1日下午,电影《李子洲》首映式在国防科技大学长沙校区三号院学术交流中心举行。
致公党湖南省委有关领导、学校政治工作部领导参加。
首映式在热烈的氛围中开启。通过领导致辞、启动仪式、电影放映等环节,展开了一场跨越百年的红色对话。
启动仪式中,致公党湖南省委有关领导、学校政治工作部相关领导,电影主创团队与全场嘉宾及观众共同点亮烛火。点点烛光与舞台冷焰火交织辉映,瞬间点燃全场。
这一刻,既是对李子洲“让整个中国都亮堂堂”革命初心的深情呼应,更是革命星火在新时代军校学子中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生动象征。
当灯光熄灭,银幕亮起,学员们仿佛回到了那个峥嵘岁月,望见了那矗立在陕北大漠上巍峨而坚定的身影。
电影《李子洲》以1923年至1929年的真实历史为背景,讲述了陕北共产党奠基人李子洲从北京大学毕业后,受李大钊委派回陕开拓革命事业,为西北革命人才培养和陕北革命根据地奠定基础的感人故事。
影片通过展现李子洲坚如磐石的革命信仰和英勇无畏的奋斗精神,讴歌了老一辈共产党员为民族解放事业不畏牺牲、勇于奋斗的家国情怀,深刻诠释了共产党员“牺牲个人,永不叛党”的铮铮誓言,是一部兼具思想深度与艺术感染力的优秀革命题材作品。
电影由青年导演、编剧朱秋玥执导,于晓光领衔主演。该片已获得2025年陕西省重大文化精品扶持项目,第12届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重点推介影片,入围香港紫荆花国际电影节。该片于11月22日在全国正式上映。
此次首映活动既是学校与社会力量联合育人的创新之举,也是学校“能动思政、贯通育人”大思政育人体系的生动实践,旨在带领大家走进革命先驱的精神世界,重温热血青春的历史担当,感受理想信念的磅礴力量。
观看感言
李子洲在榆林办学、培养革命青年的经历让我深受触动。他不仅是一位革命家,更是一位点燃火种的“校长”。看到他在课堂上传播进步思想,为西北革命奠定人才基础的画面,我深刻体会到,真正的力量不仅在于战场上的冲锋,也在于思想上的播种。这种“教育救国”的实践,与我们当代军人“能打仗、打胜仗”的要求一脉相承——我们既要守护今天的和平,也要传承那种为理想信念不懈奋斗的精神火种。
——电子科学学院大三学员关航琦
电影中李子洲在狱中的坚贞不屈让我深受震撼,那种对信仰的忠诚与我们军人的使命担当一脉相承。当看到百姓为他抬棺送行的场面,再回想起开场时我们手中点燃的电子蜡烛,我真正理解了“星火相传”的重量。这样的活动,让历史照进了现实,也更加坚定了我们保家卫国的信念。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大二学员郑丹枫
当全场学员手中的电子蜡烛,与银幕上为李子洲送行的火把交相辉映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一种跨越时空的信念对接。这正体现了“能动思政、贯通育人”的理念——思政教育必须主动作为、与时俱进,要善于用这样沉浸式的体验去触动学员内心最柔软也最坚定的地方。未来,我们将更多引入这种“走心”的教育形式,把厚重的历史转化为可感可知的场景,让红色基因在潜移默化中真正融入学员血脉,化为他们矢志强军的精神底色。
——军政基础教育学院队干部张瑶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