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老城厢历史悠久,自明代以来,徐光启、董其昌及潘允端等江南名士,在这厢宝地为后人留下丰富的传统文化遗址和记忆。抗战期间,在位于上海市中心的老城厢,中国军民迸发出顽强的抗争精神,为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11月21日,2025老城厢读书会——“红色黄浦:共读抗战中的城市记忆”暨上海市档案馆藏珍贵档案史料照片赠送活动在黄浦区南厢云阁举办。
活动现场,市档案局(馆)向南房集团赠送珍贵档案史料照片《1933年的外滩》,让沉睡的历史影像成为连接过去与当下的重要纽带。老城厢新品质生活圈党建联席会议成员单位代表获赠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的《上海市档案馆藏新四军档案史料选编》和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饶家驹:被遗忘的英雄》。珍贵翔实的史料与图文并茂的内容,让抗战精神在书香中薪火相传、深入人心。
2023年创立的老城厢读书会致力于打造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赓续红色文化、丰富海派文化的交流平台,此次活动以“读抗战书籍,扬爱国情怀”为主旨,通过多维形式深挖黄浦抗战历史,让不朽的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焕发新的生命力。活动中,上海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第九届会长刘苏闽,国家一级导演、上海市艺术电影联盟主席滕俊杰,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研究会会长、上海师范大学教授苏智良受聘成为老城厢读书会学术顾问,为读书会长远发展注入专业力量。
论坛环节聚焦“抗战精神及其传播”主题,刘苏闽深入阐释新四军“铁军”精神的科学内涵与现实意义;滕俊杰分享了如何以创新艺术手法打破时空隔阂,让年轻观众共情抗战岁月、理解精神内核;上海市档案馆史料编研部(档案宣传部)主任张姚俊从档案开发与活化利用角度,探讨档案真实性保护与创新传播的路径。苏智良则以“从黄浦诞生的平民保护方案——以南市安全区为中心的考察”为题作主旨演讲,揭秘法国友人饶家驹在抗战时期建立南市安全区、保护30万中国平民的人道壮举。
男中音歌唱家王志达带来《松花江上》,上海京剧院表演艺术家胡璇演绎的京剧《沙家浜》选段,为读者带来沉浸式的艺术体验。
原标题:《共读老城厢抗战故事》
栏目主编:张熠
来源:作者:解放日报 施晨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