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坊秀 街坊秀

当前位置: 首页 » 街坊资讯 »

中疾控:今年存在甲流乙流共同流行

11月21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召开新闻发布会。会上通报,当前全国流感活动已经进入较快上升期的阶段,多数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已经到了中流行水平,个别省份达到高流行水平。

个别省份流感进入高流行水平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彭质斌介绍,从监测数据来看,与上一流行季是以甲型H1N1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不同,2025-2026流行季是以甲型H3N2亚型为主要流行株,也存在甲型H1N1亚型和B型(乙型)流感的共同流行,预计未来流感的活动还将进一步上升。

当前,全国的流感活动已经进入了较快上升期的阶段,多数省份的流感活动水平已经到了中流行水平,有个别省份甚至已经达到高流行水平。

全国报告的托幼机构、学校流感聚集性暴发疫情的数量显著增加,5-14岁的病例组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比其他年龄组显著升高。

感染流感应当尽快用药

秋冬季是呼吸道感染高发季,普通感冒和流感如何区分?怎样治疗?

北京地坛医院主任医师宋蕊介绍,普通感冒是一种急性的上呼吸道感染性疾病,这类感染性疾病主要由鼻病毒、副流感病毒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相关病原体感染引起,以呼吸道局部“卡他症状”为主,包括打喷嚏、鼻塞、流涕、咳嗽以及咽喉痛痒等症状,全身症状比较轻。感冒一般为散发病例,病程相对较短,患者一般能在1周之内有明显缓解。

流感由流感病毒感染引起,往往来势较急,常以发烧、肌肉酸痛、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为主且较重,但局部“卡他症状”较轻。流感病毒有快速的检测方法,能够通过快速抗原或者核酸检测,半小时之内确诊,确诊以后早期使用抗病毒的药物,有非常好的效果。

成人和较大儿童患普通感冒以后,如果症状轻微、精神症状好、食欲正常,可以在家休息、多喝水,对症处理。在饮食方面,可以选择清淡、易消化、有营养的食物,并且观察病情的变化。

如果诊断为流感,应该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高危人群,包括婴幼儿、老年人、孕产妇以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或者患有慢性基础病,比如慢性肺部疾病、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免疫抑制等,尤其是病情控制不好的人群,患流感以后更容易发展为重症,应该尽早就诊。对于非高危人群,可以居家观察,如果出现高热持续不退,或者服用退烧药的效果不好,咳嗽、气喘等相关症状有持续加重,也要及时就诊。

宋蕊提醒,一旦患了流感,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患者单独在一个房间,尽量减少与老人、孩子等高危人群的接触,要注意开窗通风,患者在家里的公共区域活动时也尽量佩戴口罩,对患者接触的门把手、水龙头可以每日消毒,餐具单独清洗消毒,加强房间的清洁消毒。要密切关注家中老人和孩子的健康状况,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要及时处理或者就医。

医生提示:不建议饮酒助眠

失眠是现代人容易面对的问题,一些人会选择使用酒精、声音、药物进行助眠,这些方式是否可行?

北京大学第六医院副主任医师孙伟回答新京报记者提问时表示,首先不建议饮酒助眠。睡前饮酒虽然能够促进入睡,但是酒精会破坏正常的睡眠结构,导致浅睡眠增加、深睡眠减少,而且饮酒以后容易早醒。长期饮酒助眠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可能发展成酒精依赖。

听声音助眠是一个可以尝试的方法。关键在于选择合适且觉得舒服的声音类型。如果怕吵,可以选择“白噪音”,比如老式电视机的雪花声,用来屏蔽外界的干扰。如果是“脑子停不下来”,睡前思虑比较多,可以选择“粉红噪音”,例如缓慢的波涛声、森林里的风声或持续的降雨声,帮助放松。如果听声音助眠,建议设置定时关闭,避免整夜播放助眠的声音。听声音助眠只能作为辅助手段,不能替代规律作息等健康睡眠习惯。

安眠药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担心安眠药成瘾而拒绝使用,或者自己乱吃安眠药,都是不恰当的。考虑需要用药的情况有几个:遭遇严重的压力性事件,导致急性失眠;经过严格的非药物治疗如认知行为治疗,失眠仍未改善;因躯体疾病如疼痛,或心理问题如焦虑等导致的失眠。

避免药物依赖的关键是要经过专业医生的评估,在医生的指导下短期、间断、按需服用。不同类型的失眠,用药选择不同。必须由医生评估失眠的原因和类型,开具最适合的药物。短期服药的主要目的是快速打破失眠的恶性循环,为长期的认知行为治疗争取时间。并非每晚都必须服用安眠药,可以尝试间隔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逐渐减量。

新京报记者 戴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街坊秀 » 中疾控:今年存在甲流乙流共同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