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自:北京日报客户端
11月21日,市政府新闻办举办首都“十四五”规划高质量收官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金融业发展成就专场。在答记者问环节,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相关负责人介绍,总体看,“十四五”时期,北京地区多元化融资渠道进一步拓宽,信贷覆盖面进一步扩大。
截至2025年9月末,全市金融“五篇大文章”合计贷款余额6.8万亿元,同比增长近10%,高于人民币各项贷款增速2.1个百分点。全市非金融企业累计发行绿色债券近万亿元,银行间债券市场科技创新债券融资总额近2200亿元。全市金融机构普惠小微贷款户数较2021年初增长近5倍,专精特新企业获贷率达六成。
据介绍,近年来,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联合相关部门围绕科创、绿色、普惠、养老、数字、文化等领域出台了一系列支持举措,今年4月,牵头出台《关于统筹做好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工作方案》,共同构成首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1+N”政策体系。在民营、小微、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评估机制的基础上,陆续建立了科技金融、绿色金融、养老金融评估机制,引导金融机构提升金融服务专业化、精细化能力和水平。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积极推动科技创新和技术改造再贷款、碳减排支持工具、服务消费与养老再贷款等工具在京落地。创设并优化“融”“通”系列专项再贷款再贴现体系,“十四五”时期,累计发放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货币政策资金超9000亿元。持续发挥自主建设的北京市银企对接系统功能,推出了集“银企对接桥梁、产品信息披露、政策工具支持”于一体的“科技金融”“绿色金融”等特色产品超市,打造信贷产品“精品店”。近5年,各银行依托该系统发放贷款超2400亿元,覆盖重点领域企业34万户。
中国人民银行北京市分行持续推动创新落地,聚焦科技、绿色、普惠等领域个性化需求,先后推出“高精尖双翼贷”“知识成果转化贷”“碳资产质押贷”等特色产品,并在人民银行中关村分行创设科技创新债券专属服务窗口。优化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该业务近5年来规模扩大百余倍,累计支持就业创业市场主体超万户,已成为普惠金融领域最具吸引力的信贷产品之一。此外,积极提升金融服务适老化水平,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老年人、残疾人、退役军人、新市民以及外籍来华人士等群体的服务力度,会同相关部门推进贷款贴息、担保费补助等惠企政策的“免申即享”。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